75年滄海桑田,神州巨變。忠貞的愛國熱忱和豪邁的創業精神讓河北大地洋溢著踔厲奮進之光。1948年4月30日,在河北西柏坡發出了一條震驚中外、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電文,迅速傳遍華夏大地,字字千鈞,激蕩乾坤!這就是著名的“五一口號”:“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揭開了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團結合作、共商國是的序幕,共同譜寫了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的光輝詩篇。75年后的五月,在我們掀起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75周年的熱潮之際,河北大地又迎來激動人心的時刻!5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石家莊、滄州實地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對河北發展寄予殷切期望,飽含對河北人民的深情厚誼,極大地激勵和鼓舞全省黨員干部群眾的信心和斗志,把總書記殷殷囑托轉化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新篇章的強大動力,凝心聚力推動河北高質量發展。
在鹽堿地上種出“新糧倉”。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北省滄州市考察調研。總書記沿著田埂走進旱堿地麥田,看小麥、察豐收,向農民和農技人員現場了解當地旱堿麥種植推廣等情況,他強調:“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總書記高度關注我國鹽堿地生態保護和綜合利用情況,強調挖掘鹽堿地開發利用潛力,努力在關鍵核心技術和重要創新領域取得突破,將科研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食為政首,糧安天下。“只有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才能把穩強國復興主動權。”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關鍵是要保糧食生產能力。對于我國這樣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講,確保農業供給、保障糧食安全是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我國糧食產量保持著“十七連豐”的良好發展態勢,為新發展階段穩增長、促改革奠定了重要發展基礎,但糧食供應與糧食安全仍面臨嚴峻挑戰。我國有15億畝鹽堿地,這是一筆“沉睡”的財富,是實現糧食增產的“潛在糧倉”。我國要實現“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就必須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實踐充分證明,中國人有能力解決吃飯問題,更有決心牢牢把住糧食安全的主動權,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奠定堅實根基。
糧食生產和安全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時刻關心的問題。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糧食安全“國之大者”的關心重視和對“三農”工作的時刻牽掛。作為一名民建會員和“三農”戰線上的專業技術人員,倍感振奮,深受鼓舞。回顧75年前的多黨合作,那是中國共產黨倡導,民建和各民主黨派積極響應的共同歷史抉擇,也是民主黨派的政治承諾;展望未來,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囑托,提高政治站位,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厚愛轉化為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強大力量,勇挑重擔、苦干實干,奮力譜寫新時代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