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至20日,我跟隨民建滄州市委學習培訓小組踏上了重慶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與紅色記憶的土地,參加慶祝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80周年會史學習活動。在學習期間,我們先后參觀了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民建成立舊址、特園、桂園等眾多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遺址。每一處舊址、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故事,都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歷史的大門,讓我在思想與精神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禮,也讓我對中國民主建國會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擔當有了更為透徹的理解。
走進民建成立舊址重慶西南實業大廈,仿佛穿越時空。在當時復雜的政治局勢下,黃炎培、胡厥文等愛國民族工商業者和文化教育界知識分子,懷著“強國富民”的理想,發起成立了民主建國會。他們為爭取和平民主、反對獨裁統治而奔走呼號。我仿佛看到先輩們圍坐在一起,熱烈討論著國家前途命運的場景。我深刻認識到,民建自成立之初,就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攜手同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這份初心依然激勵著我們民建會員奮勇前行。
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特園、桂園則見證了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共商國是的重要歷史時刻。特園曾是中共中央南方局與各民主黨派、各界人士聯絡的重要場所,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在這里廣交朋友、凝聚共識,與民主黨派人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桂園作為《雙十協定》簽署的地方,承載著國共兩黨和平建國的美好愿景,也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和平、民主所作出的不懈努力。這些歷史事件讓我深刻體會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偉大政治制度。作為民建會員,我們要始終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繼續發揮好參政黨作用,為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貢獻力量。
在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舊址、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時期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在八路軍辦事處舊址,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戰時期為民族解放事業所作出的巨大犧牲和卓越貢獻。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通過復原當年的場景,讓我們仿佛置身于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深刻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和和平的來之不易。這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民建會員,我們不僅要銘記歷史,更要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揚艱苦奮斗、勇于擔當的精神,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添磚加瓦。
參觀白公館、渣滓洞、紅巖魂陳列館,更是給我帶來了強烈的心靈震撼。我看到了革命先烈們在敵人的殘酷迫害下,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崇高氣節。江竹筠、陳然等革命烈士,為了理想信念,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在和平年代,我們雖然不需要面對槍林彈雨,但同樣需要堅守理想信念,保持對事業的執著與熱愛,在困難和挑戰面前,絕不退縮、勇往直前。
此次重慶之行,不僅是一次會史學習之旅,更是一次思想升華之旅、精神洗禮之旅。通過參觀學習,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民主建國會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也更加堅定了自己作為一名民建會員的責任與擔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以先輩們為榜樣,傳承和弘揚民建精神,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積極履行參政議政職能,深入調查研究,為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同時,立足本職崗位,兢兢業業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民建會員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