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晃幾十年,伴隨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聲,我已經加入民建十多年了。每次學習會章會史之際,我都習慣性地反思:作為民建會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在參政議政過程中做了哪些事?現在回想起來,點點滴滴的記憶充滿著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獨特的情懷。認真學習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綜合理論素養,砥礪奮進、砥礪創新,讓我這個民建會員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建立防返貧長效機制,新探索取得良好成效。
作為一名民建會員,同時又是一名基層衛生院長,我既有壓力又有動力。擔心工作開展不力,影響咱民建的光環,但轉念一想,我既然是民建會員,一定要把工作干得有聲有色。
為引導轄區3萬多群眾做到有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減輕家庭醫療負擔,我在提供“免費大體檢”服務過程中發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居多,廣大群眾對潛在的疾病危害性普遍認識不足,因病返貧家庭越來越多。由此,我緊緊圍繞“減輕群眾醫療負擔,助力健康扶貧脫貧”總目標,率先在轄區周樓村建立了集健康知識普及、疾病篩查治療、康復鍛煉、心靈輔導等功能于一體的“健康小屋”,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2018年8月,央視新聞聯播播出這一典型做法,向全國播報臨西縣健康扶貧亮點工作。同時省委書記王東峰、省長許勤、組織部長梁田庚等先后對此作出重要批示,并向全省推薦此項工作做法;省委副書記趙一德、副省長徐建培實地考察“健康小屋”,深入了解為貧困群眾開展的免費體檢、免費開方、康復指導、健康服務情況;健康小屋亮點做法在國家扶貧考核驗收中成為河北省的加分項目。2019年3月15日,中國國際電視臺“兩會”直播特別節目《CGTN Listens 傾聽》,作為民建會員的我第一時間接受了現場采訪,用4分鐘時間,重點圍繞加強疾病預防、優化醫療服務等,詳細報道了臨西縣開展農民免費體檢、探索建立“健康小屋”、落實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制度等方面的經驗做法。這是在全國“兩會”期間,邢臺首次接受國際媒體采訪報道,向世界傳遞邢臺聲音。面對采訪和領導時,我為之一振,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應該做的,因為我是一名民建會員。
夾縫中尋契機,業務上有創新。
我工作的基層衛生院地處縣城,周邊面臨多家縣級醫院及個體診所的壓力,多年來業務開展得一敗涂地,門診業務量全年幾百余人次,我來了后帶領職工拜訪老職工尋找原因、走訪周邊居民詢問就醫需求、調查小區住戶掌握家庭病床市場,經過反復論證,最后在局領導正確指導下,設置了500余平米門診部,開設了全科、中醫、口腔、眼科等科室,業務全面增速,2020年全年門診量達到2.7萬人次,在全縣衛生院中遙遙領先,口腔種植技術的開展更是填補了鄉鎮衛生院的空白。當面對喜悅和收獲時,我精神為之一振,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應該做的因為我是一名民建會員。
臨危不懼帶領40余名醫護人員支援南宮疫情。
2021年元旦沒有結束,南宮疫情牽動著整個河北人民的心,我不顧一切,向局領導遞交了支援南宮申請書,多次誠懇申請和反復的自我培訓,最后帶領基層40余名醫護人員奔赴去南宮的路上。因疫情原因,大家只能安頓在一所小學,冰冷的天氣,室內缺少采暖設備,薄薄的棉被伴隨著呼嘯的北風我們就開始工作了,穿上防護服笨拙地走在核酸采集的路上,一家又一家、一戶又一戶。白發蒼蒼的老大娘拄著拐杖站在門口,哽咽地說道:那時候還小,迷迷糊糊記得有一年有瘟疫了,周圍死掉了好多人……現在好啊,謝謝共產黨……蒼老的聲音拍擊著我的心靈,結合新聞報道的國外新冠肺炎疫情使我更進一步懂得,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意義深遠。新冠疫苗注射、病人轉運、心理安撫等工作讓每天都是精疲力盡,每次日落西山時我疲憊的脫下防護用品,饑餓和汗水在流淌的時刻腦海里總是浮現出那些可愛的小朋友采完核算后喊得那句叔叔阿姨辛苦了,我精神為之一振,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應該做的因為我就是一名民建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