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75周年,2022年9月23日至24日,我有幸與民建市委部分會員赴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和李家莊中共中央統戰部舊址進行培訓學習。在這里,我的精神受到了洗禮,思想受到了啟迪,靈魂受到了震撼,更加堅定了人生的目標和方向。
來到李家莊中央統戰部舊址,我們首先跟著講解員細細觀看了每一張有歷史意義的圖片,每一個帶著歷史印記的文物,認真聆聽著這個見證了中國統一戰線發展的老屋的光輝歷史。1948年4月,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從延安的楊家嶺進駐到李家莊,同年9月更名為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1949年3月,中央統戰部離開李家莊村進駐北平。隨著中共中央進駐西柏坡和“五一口號”的發布,李家莊村見證了中國統一戰線從戰略策略走向政治制度的歷史跨越,留下了許多中共與各民主黨派老一輩領導肝膽相照、風雨同舟的統戰實踐,在黨的統戰歷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
李家莊中央統戰部舊址參觀結束后,我們來到了中央統戰部舊址會議室,由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教學部主任王樹臣教授為大家講授題為《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進新時代——民建與多黨合作制度》的專題課程。王教授通過PPT和一些生活中的實例,給我們不間斷的進行了2個小時的授課。通過這次講座使我更深入的了解到民建于1945年12月16日在重慶成立,創始人是黃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復亮等,當時的成員主要是愛國的民族工商業資本家及與其相聯系的知識分子。新中國成立后,民建以《共同綱領》、全國政協章程的總綱為綱領,確定了接受共產黨領導,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路線,為鞏固人民民主專政、恢復和發展經濟,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特別是積極配合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新時期以來,民建積極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堅決貫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充分發揮同經濟界聯系密切的優勢,注意發揮原工商業者的作用,積極開展經濟咨詢服務、工商專業培訓和引進僑資外資等服務活動,為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
民建崇禮區支部委員會成立兩年多來,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按照新時代參政黨“四新”、“三好”要求,緊緊圍繞區委和民建市委中心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充分了解群眾的愿望和要求,有針對性地建言獻策,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充分發揮民建自身優勢,在本職崗位上盡心盡力,在參政議政中獻計獻策,2020年被民建省委授予“聚光伏 穩脫貧”光伏扶貧專項行動先進基層組織、2021年被民建省委授予“中國共產黨黨史暨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史知識答題”優秀獎,2022年被民建省委授予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二十大知識答題優秀組織獎,2021、2022兩個年度被民建市委評為先進基層組織。
一是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協商議政中提出民建觀點。民建崇禮區支部委員會主要通過調研報告和社情民意等形式提出建議。同時,民建會員中各級政協委員主動參與政協組織的全體會議、專題協商會、座談會等,積極撰寫政協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在建言獻策上提出的《塑造文化品牌,打造奧運文化名城》列為市政協全體會議書面發言、區政協全體會議大會發言,《關于恢復我區傳統節日民俗文化的建議》被區政協列為2023年度重點提案辦理協商。
二是始終堅持圍繞問題抓監督。民建崇禮區支部委員會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緊盯工作中的薄弱點和關鍵處,通過現場調研、工作報告、提案建議等渠道提出了許多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協助地方黨委政府不斷發現問題、分析成因、改進工作,為助力鞏固脫貧攻堅和后奧運經濟發展貢獻了民建力量。在區政協關于物業管理協商議政會議上代表民建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小區物業管理的建議》的發言,在區政協三屆六次常委會提交了《關于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建議》。
三是切實增強工作實效。民建崇禮區支部委員會對參政議政工作作了更加周密的部署,并通過持續加強制度建設、人才培養、能力提升、組織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推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創新,帶領廣大民建會員在政治協商中積極作為,以自身建設水平提升推動履職效能增強,較好地彰顯了擔當作為、履職有力的參政黨形象。其中《關于把崇禮打造成為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上的排頭兵的建議》、《關于崇禮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建議》兩篇提案被區政協評選為“2022年度優秀提案”,積極響應“書香政協”建設,捐贈圖書100余本。
作為民建地方組織,今后我們一定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履職導向,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和優勢,在履行政治協商職能中做到心中明責、用心盡責、干凈履責,把民建崇禮區支部委員會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為推動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張家口場景貢獻民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