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為了迎接全國革命勝利的到來,中共中央發布了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響亮而又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打倒蔣介石獨裁統治”的口號,適時提出“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這是一個“反專制,求民主”的口號和主張,成為中共用以號召民眾、團結民眾、聚合民眾的政治號角??谔柕膬群虾趺裥?、順應民意,適應當時社會發展的邏輯要求,因此,具有超強的感召功能和政治動員作用,迅速得到包括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內的廣大民眾的熱烈響應。“反獨裁”、“反專制”成為當時民主政治發展的極其重要的關鍵詞?!拔逡豢谔枴钡奶岢鰳O大地激發了包括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內的全國人民反獨裁求民主運動的熱情和勇氣,形成了一股反對專制的民主政治潮流,對建立民主的新中國產生了重大影響。
今天,我們對“五一口號”研究,就是對傳統革命資源的開發,就是對“五一口號”的歷史意義的挖掘和利用,給予發展新時代統一戰線的啟示。
過去75年的歷史經驗已經并將進一步證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統一戰線,是指引著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民主政治制度,在繼往開來的新時代,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
“五一”口號是建立統一戰線的集結號,為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五一”口號的提出與當時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內在要求相呼應,為中國的民主政治的發展提供了正確的坐標,中國特色民主政治道路從此選擇確定下來,中華民族因此也迎來了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曙光。
75年來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精誠合作,在實踐中摸索并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堅持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平等協商、堅持民主監督,是“五一口號”發布以來達成的共識。事實證明,“五一口號”高瞻遠矚,不僅在當時的解放戰爭時期發揮積極而重要的作用,而且引領新中國的政治新格局。在以往的建設和社會實踐中起到了極其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一口號”發表75周年的今天,“五一口號”精神又被賦予了時代的內涵和新的歷史使命。中共二十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開展,人民當家作主更為扎實,基層民主活力增強,愛國統一戰線鞏固拓展,民族團結進步呈現新氣象,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得到全面貫徹,人權得到更好保障。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使黨始終成為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方向,確保擁有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集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在新時代建設中國特社會主義任務更加艱巨,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的新形勢前所未有的復雜,中國共產黨從未像現在這樣迫切需要多黨合作、迫切需要全國人民同心同德發展經濟、迫切需要各方有志之士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獻言獻策、迫切需要民主監督。所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統一戰線是今后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法寶和有力武器。堅定不移的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團結所有能夠團結的力量是兼收并蓄的: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無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這一同心圓不能動搖。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而復雜,同時又是責任重大的偉大事業,如何團結所有能夠團結的人,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保證偉大事業的早日實現,找到團結最大的公約數是中國共產黨無往不利的武器,在新時期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全國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強調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就是這種民主最基本的體現。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廣泛、更有效的民主。這就要求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應該不忘多黨合作建立之初心,大力加強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決自身問題能力——五大能力建設,才能真正發揮好自身的獨特優勢,真正把我國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真正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這是新時代的呼喚,更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75年前正式牽手之初就堅定的初心,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必然要求。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的統一戰線更應該進一步弘揚優良傳統,大力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努力建設好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要求,我們張家口力爭從以下五大場景方面,努力把張家口建設提高到新水平。這五個方面,也是我們張家口未來的發展方向。
未來鄉村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黨建為統領,以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為建設方向,以原鄉人、歸鄉人、新鄉人為建設主體,以造場景、造鄰里、造產業為建設途徑,以有人來、有活干、有錢賺為建設定位,以鄉土味、鄉親味、鄉愁味為建設特色,本著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建什么的原則,打造未來產業、風貌、文化、鄰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治理等場景,集成“美麗鄉村+數字鄉村+共富鄉村+人文鄉村+善治鄉村”建設,著力構建數字生活體驗、呈現未來元素、彰顯張家口韻味的新鄉村。
未來社區
所謂未來社區,簡單來說,就是“一心三化九場景”,即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為中心,以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為價值導向,以和睦共治、綠色集約、智慧共享為基本內涵,構建未來鄰里、教育、健康、創業、建筑、交通、低碳、服務、治理九大場景,打造具有歸屬感、舒適感和未來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單元。
未來景區
早在2015年9月22日,由“阿里旅行·去啊”啟動由“碼上游”升級而來的“未來景區”戰略——游客可以先游玩再付款,免去排隊買票,在景區里可以用手機付款吃喝玩樂,可使用手機進行景區游覽導航。未來,我們張家口可以以個別景區為試點,用成功的試點經驗,帶動相關產業,提高游客全域旅游新體驗。
未來交通
數字化是交通運輸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征,是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關鍵要素。推進交通數字化轉型,就是要轉變發展理念,強化科技賦能,通過數字化推動交通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發展數字交通、智能交通,要把實用和解決現實問題擺在第一位,建設讓人民滿意的智能交通。“隨著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交通領域,基礎設施數字化程度不斷提升、互聯網出行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線上物流組織效率不斷提高、行業聯網協同管理不斷深入、網絡安全與技術支撐體系基本建立。未來的數字交通發展,應面向安全、便捷和綠色出行需求,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此外,要圍繞智慧鐵路、智慧公路、智慧航道等領域加快推進交通新基建,掌握未來交通創新發展主動權。
未來生態工業園區
生態工業園區是最具環保意義和生態綠色概念的園區,依據循環經濟理論和工業生態學原理而設計成的一種新型工業組織形態,是生態工業工廠、企業的聚集場所。遵從著循環經濟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3R(Reuse、Recycle、Reduce)原則,其目標是盡量減少區域廢物,將園區內一個工廠或企業產生的副產品用作另一個工廠的投入或原材料,通過廢物交換、循環利用、清潔生產等手段,最終實現園區的污染物“零排放”,達到各單位之間互利共贏的目標。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是實現生態工業的重要途徑,是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主要紐帶。
為了早日達成以上所描述的五大場景,這就要求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要以思想建設為核心、以組織建設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保障,進一步大力加強五大能力建設,在合力推進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污染防治等重大任務和舉措的關鍵時期、重要關頭切實發揮好自身獨特優勢,找準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認真履行好政治協商、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三大職能,真正做到真誠協商、務實協商,道實情、建良言,參政參到要點上,議政議到關鍵處,在努力形成更廣泛、更有效的民主的進程中,全力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廣泛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正能量,真正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努力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