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數字經濟平臺建設逐年加快,從行業領域來看,面向裝備行業的應用最高,應用率為36.4%。高于消費品的24.3%、原材料的17%和電子信息行業的13.2%。河北省也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在2020年10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支持數字經濟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在支持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產業數字化支撐和服務能力、引進培育市場主體方面給予了具體性的政策扶持。
從河北經濟總體來看,制造業企業信息化重點應用于高附加值、節能減排以及部分智能化生產線上。目前制造業處于信息化初級階段。
一、我省制造業數字化存在的問題
一是大部分信息化平臺及智能加工設備被國外西門子、通用、亞馬遜云服務商所壟斷。我省產業化平臺建設能力不足。
二是目前產學研協同能力不足,制造業機理模型研究能力嚴重缺失。
三是智能管理平臺開發生態仍處于萌芽狀態。各信息開發廠家處于信息孤島,沒有形成數據接口規范化標準能力建設。
四是產業集群與共享經濟沒有形成“區塊鏈”效益,服務企業的信息化能力渠道和觸角建設不足、市場化機制引入不充分。
五是5G+工業互聯網沒有形成產業規模。主要應用與高帶寬應用、物聯網廣聯接和低時延觸發響應方面應用遠遠不足。很多企業對5G應用認知不足,缺少信息化人才和工業信息化規劃能力。
二、進一步提升我省制造業數字化創新能力的建議
一是借助河北省全國二級標識解析試點,加快標準化建設,建立上下游規范標準的制造業生產數據,實現生產數據的社會化、效益化、協同化。比如按照二級解析標識規范進行行業、企業生產產品分類,規范化編碼(參照食品類企業國標建設),形成整個工業產業鏈上下游間的原材料與產成品標準化系統標識溯源管理,便于形成整體信息流,以及物流配送、產品加工、原材料的對接與識別,最大化地通過統一信息流封裝將封閉的企業業務流變成區域產業鏈、甚至省市產業集群鏈條的信息紐帶。
二是建立區域產業經濟數字化試點園區,在園區內建立共享經濟生態鏈,建立基于數字化的共享經濟協同生產、加工、運輸、供應鏈集中采購議價,打通數字產業線上電商平臺。試點園區通過協同平臺,實現生產能力共享。比如空閑設備的工廠車間可以加工其他工廠派發來的應急工單。加工圖紙可以共享設計方案,或者根據業務需求打通串聯線上設計、3D打印、模具或零件快速設計、制造等環節的工序鏈條。其中的試點企業可以根據約定進行平臺結算或自助結算。平臺也可以統一接受業務需求訂單,由平臺管理方根據各家企業工單流現狀和生產能力,進行統一派單。
三是加強產學研聯動,鼓勵企業提供生產問題模型,引導高校、科研機構、IT企業深度參與企業信息化建設,對確實提高效益的、具備生產復制能力且成功在其他多企業復制并帶來效益的,給予一次性政策補帖。積極通過推介會、線上直播或錄播方式,讓更多企業有機會參與現代化生產觀摩和學習。為了提升人才儲備,可以通過政策,吸引高精尖技術人才落戶河北。
四是出臺措施消除數字鴻溝和信息孤島,鼓勵推進信息系統接口的標準化和設備聯動接口的規范化建設,提升5G、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在生產制造企業的深入推進。推進具體泛化的工業應用推廣信息系統,提升企業柔性適應和處理能力。
五是借助通信運營商、地市IT集成商等在本地的信息化開發銷售服務網絡,將優質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帶到適合的企業,建立應用燈塔型項目,鼓勵媒體記者到企業參觀考察學習,并推廣先進現代管理經驗。
六是加快生產驗證環境建設。對生產線進行模擬,搭建生產驗證環境,聚焦生產加工、自動倉儲、智能配送、智能檢測、智能裝配、自動包裝環節,對MES、WMS、SCADA進行驗證性模擬,做好數據的采集、分析、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