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有這樣一群人一直以此為信條,經歷了七十五年的風雨,七十五年的開拓,緊緊圍繞在黨中央的周圍,為中國的繁榮和昌盛出謀出力,默默耕耘,默默奉獻,他們就像沙中的金子,價值高昂卻不顯于人前,當國家和人民需要時卻能奮不顧身的毅然投身熔爐發揮自己最大的光和熱。這就是民建人。
民建成立于解放戰爭時期,由黃炎培、胡厥文、章乃器等人,聯系組織愛國的民族工商企業家和知識分子所創建的政治性組織。他們積極投身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堅信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七十多年來他們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以促進發展為第一要務,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和優勢,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活動,針對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積極建言獻策。七十多年來民建人繼承和發揚了民建光榮的傳統和優良的作風,堅持愛國、民主、建設、團結、創新、奉獻的共同價值理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會員的政治素質。老一輩有“學養所成,雍容大度”的風范,有“嚴于律自寬于待人”的風格,有“淡泊儒雅”的風度,新一代“謙遜、禮讓、互相幫助”。為更好地發揮參政黨作用,推進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勤奮敬業,甘于奉獻,為地方經濟發展奉獻才智,為民建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七十多年來,民建人以愛國為已任,視祖國為母親,為了祖國的繁榮和富強,艱苦奮斗。他們以愛黨為宗旨,堅持貫徹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他們以愛會為使命,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章程》為準繩遵守憲法、法律和法規,維護國家利益,保守國家機密積極發揮參政議政作用,關注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焦點問題,認真做好建言獻策的工作。他們以愛學為本職,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時事政策,學習科學技術和業務知識,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愛國、民主、建設、團結、創新、奉獻的共同價值理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會員的政治素質。他們分布在各行各業,各個部門,但是無論他們在什么行業,都秉承著老一輩民建人的優良傳統,忠誠事業,純潔心靈,敢于擔當,勇于奉獻。他們堅持履行《章程》,積極參政議政,深入調查研究,切實反應民情,集思廣益,紛紛為社會主義民生和經濟建設獻計獻策。他們不計私利,不帶私欲,他們只為回報黨和國家的信任,只為人民的福祉,只為履行好黨和國家賦予的作為參政黨成員的職能職責。他們只為發揚老一輩民建人的優良傳統,樹立民建人的風骨。
回顧民建七十五年的光輝歷史,沒有多少的慷慨就義,也沒有多少英雄事跡,他們只是相信“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同仁志士,他們只是新中國建設道路上的真言諍友,他們只是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決擁護者,他們只是積極投身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發展事業,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為新中國的誕生,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深化改革、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默默奉獻者。他們是無名的英雄,是沙中金子。
高貴隱秘的勝利,是任何肉眼所不見,任何聲音所不被,任何鼓樂所不歌頌的。生活、苦難、孤獨、遺棄、貧困,這些都是戰場,都有他們的英雄,無名英雄,有時比顯赫的英雄更偉大——致敬每一位默默付出的民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