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建國會于1945年12月16日在重慶成立,主體是經濟界人士以及其他方面的專家學者。成為一名民建會員,在青年時期,對我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夢想”。2010年,我的“夢想”成了真,我加入了民建組織,成為一名光榮的民建會員。
10年過去了,我的資歷相對于我們75歲的民建組織來說,尚存稚氣,在全國19萬會員中,我也還是晚生小輩。在加入民建前,我身邊的民建前輩的事跡,以及我在網絡報道、報刊雜志了解的民建知識,讓我對民建產生了深深的敬意;加入民建后,身邊的人和事,又讓我對民建產生了濃厚的感情。融入民建10年來,我經歷過秦皇島民建的領導換屆選舉,也經歷了民建各支部名稱和架構調整,可以說,我和秦皇島民建共同成長、進步著。
很多次,和老會員交流,我認真聆聽他們講述民建會章、會史,深為前輩們熱心民建會務工作的事跡所感動。他們有的已經七旬、八旬,還在熱心民建事業,積極履職盡責,參與民建工作,幾十年如一日,為民建事業默默付出,堅守心中的信仰,讓我深切感受到民建會員的責任和擔當。
成為民建會員10年來,我積極參加各級組織活動,多次參加了民建省委、民建市委、中共市委統戰部組織的各類培訓等,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使我更加堅定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場,樹立堅定不移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信念;提高努力加強自身素養,做好本職工作的積極性,因為“只有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才能更好的為民建服務”。
2017年,我有幸被組織選為民建北戴河新區支部主委,2019年又擔任了民建市委老年和婦女委員會主任。剛剛當選時,我很怕自己能力不夠,勝任不了職務,給組織拖后腿。民建市委專職副主委王秀麗告訴我,只要有一顆感恩民建的心,有奉獻民建會務和服務民建會員熱誠之心,一定會做的好,組織上相信你。正是因為有了領導的鼓勵和支持,我堅定信心,努力前行。在擔任支部主委期間,建立了一系列機制制度,成立了“會員之家”;開創了“中醫養生微課堂”定期進行講座;帶領團隊積極參加民建市委組織的理論學習活動,盡量確保全員參會率;關注民生,認真履職、積極建言獻策,撰寫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和執法的建議》、《建議老年優惠公交卡在全國通用》、《關于促進現代康養建設的建議》、《關于醫師掛證行為現象的分析》、《關于在先鋒路北延伸路段增設減速帶的建議》、《關于對我省農民工就業情況的調研及建議》、《加快完善人口發展戰略,積極應對老齡化》等提案和社情民意。幾年來看著一篇篇建議被有關部門認真處理,為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我的心情非常激動和滿足。
作為一名民建會員,我將時刻牢記民建市委主委孫立軍的教導: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有“家國”情懷和敢于擔當的責任。
時光荏苒,入會十年匆匆而過,往事歷歷在目,有擔憂、有努力、有奮進、有喜悅。從接觸民建組織開始,到遵循民建前輩的教誨,到組織的培養讓我成為基層組織領導,我感慨萬千,民建會員身份,是一種情懷,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信仰。
這十年來,我始終不忘自己的初心,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我將時刻按照“四有”標準,堅定不移,帶著溫度和情懷做好每一項會務工作,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將擔當演繹成事業,將感情轉化為激情,在黨派工作這片熱土上收獲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