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的召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把方向、定目標、繪藍圖、指路徑,彰顯了一以貫之的人民立場,體現了高遠務實的發展戰略,凝聚了治國理政的中國智慧,為第二個百年奮斗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遵循。本人通過認真學習,結合民建工作實際,談以下三點體會:
一、提升會員學習意識,聚力建設學習型參政黨地方組織
當前,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是張家口市民建各級組織的重要政治任務,各級班子成員要認真部署、有效實施,引導廣大會員深刻領會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切實增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迅速在各級組織掀起學習貫徹會議精神的熱潮,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同時,要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意見》要求,著力深化思想政治建設,認真落實學習任務,不斷夯實理論基礎、改善知識結構,提升履職能力。
二、增強組織紀律觀念,提升作為民主黨派成員的責任意識
民建先賢探索教育救國、實業興國的道路是一種責任和擔當,應對新冠疫情,各級民建組織、廣大會員積極行動,累計捐款捐物共計人民幣349.2萬元,其中宣化區的張飛捐物111.95萬元,宣化區武榮作為一線醫護人員連續奮戰在一線60多天,因事跡突出分別獲得民建中央表彰的“抗疫”先進個人,疫情期間共有193名會員捐款捐物,會員把傾其所能、盡其所力助力抗擊疫情當成一種責任和擔當;會員參與會務活動,開展調研、撰寫提案也是一種責任和擔當,今年會員撰寫省級提案33篇,市級集體提案73篇,張平的《農業“秋收、秋種、秋管”存在的新問題及對策建議》被省委統戰部采用,任婧的“關于支持微信超額凍結老賴財產的建議”、“關于十四五期間繼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被民建省委社情民意和省政協常委會書面發言采用;劉俊莉的“關于切實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市農業生產影響的對策建議”在中共張家口市委《建言獻策》刊物登載和“疫情過后推進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幾點建議”被省政協常委會書面發言采用,丁滿臣的“關于依法防控疫情的幾點建議”和“建立防治疫情長效機制,完善國家公共衛生法制建設”被民建省委社情民意采用,撰寫的《關于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的建議》在中共張家口市委《決策參考》上刊登,撰寫的《因勢利導,穩中求進推動多樣態示范牧場建設》在市政協十二屆14次常委會上口頭發言。今年會員撰寫上報市政協和市委統戰部社情民意共計39篇,居我市六個黨派之首。通過學習全會精神,更增強了作為民建會員的責任意識,并把這種意識融入到實際學習工作中去,把民建的工作當成一項事業來熱愛和完成,將民建組織交辦的工作任務認真完成,履行好民建組織賦予的光榮使命。
三、學以致用認真實踐,把所學知識變成開啟黨派工作的“金鑰匙”
要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發揮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優勢,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這三點核心要義,聚焦“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關鍵問題深入調查研究,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首都兩區”、打造“河北一翼”、發展“七大產業”、加快“五城建設”的工作部署上來,為推動高質量發展集聚力量、貢獻智慧,在實踐鍛煉中增強服務大局的意識本領,在深入調研中提高議政建言水平,動員全市民建會員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為圓滿完成三大歷史任務、交出兩份優異答卷不懈奮斗,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民建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