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q6wcq"><pre id="q6wcq"></pre></samp>
<strike id="q6wcq"></strike>
  • <ul id="q6wcq"><pre id="q6wcq"></pre></ul>
  • <strike id="q6wcq"><s id="q6wcq"></s></strike>

    中國民主建國會簡史
    第二十章 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2007年10月15日,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了全面部署。圍繞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作貢獻這條主線,民建努力提高自身建設的水平,不斷加強參政議政的能力,堅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第一節 ? 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2007年12月16~20日,民建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580名,來自360個地方組織,代表112 698名會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司馬義·艾買提,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奎元,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杜青林及其他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到會祝賀。

      李長春宣讀了中共中央的賀詞。賀詞說,中國民主建國會具有愛國、革命的光榮歷史,為新中國的誕生,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為深化改革、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過去的5年,民建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為促進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希望中國民主建國會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學習教育活動,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鞏固多黨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積極促進政黨關系和諧發展,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要求,切實提高履行職能的能力和水平,努力為促進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作出新貢獻;以政治交接為主線,以思想建設為核心,以組織建設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希望民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著眼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多獻求真務實之策,多做利國利民之事;努力開拓服務社會新領域新途徑,繼續協助有關方面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工作,促進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加強同香港、澳門、臺灣及國外工商界人士的聯系,為促進香港、澳門繁榮穩定,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代表其他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向大會致賀詞。

      成思危代表八屆中央委員會作了《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的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民建八大以來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新進展,總結了全會通過七大、八大的實踐,形成的自身建設的思路:高瞻遠矚、埋頭苦干,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發揚傳統、發揮特色,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總結了新世紀新階段對參政黨建設規律性的認識:加強思想理論建設,努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加強各級領導集體和骨干隊伍建設,努力提高組織領導能力;堅持把促進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努力提高參政議政能力;樹立“大聯絡”工作新理念,努力提高合作共事能力;堅持工作和制度創新,努力提高自身建設能力。初步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參政黨、怎樣建設參政黨”這一重大課題。報告指出,中共十七大的勝利召開,掀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新篇章。站在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上,需要我們正確認識和順應形勢的發展,準確把握機遇,發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努力肩負起參政黨新的歷史使命和重要職責。

      大會通過了新的《中國民主建國會章程》。新章程規定,民建“在現階段的政治綱領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遵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積極履行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職能,致力于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努力奮斗。”新章程強調要學習科學發展觀,“以促進發展為第一要務”,并對會的優良傳統作了新的表述:“在長期實踐中,本會形成了堅持愛國主義,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堅持遵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堅持與經濟界的緊密聯系,努力發揮會的特色;堅持與時俱進,在自我教育中不斷提高會的素質等。”新章程強調各級組織要“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努力弘揚民主、團結、創新、奉獻的精神,不斷提高會員的覺悟程度。”加強會內監督工作,是本會適應新世紀多黨合作要求、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舉措,為適應會內監督工作的需要,新章程規定,“中央委員會設立監督委員會,負責維護會的章程、加強會風建設、檢查會的決議和會的紀律的執行情況。中央監督委員會設主任一人、副主任和委員若干人,由中央委員會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設立監督委員會,監督委員會的組成由同級委員會決定。”新章程還完善了會的基層組織的序列,將基層組織序列由支部、總支部改為支部、總支部和基層委員會。

      12月19日,大會選出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200名。在九屆一中全會上,選舉陳昌智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張榕明、馬培華、程貽舉、王少階、陳政立、張少琴、辜勝阻、宋海、李讜、周漢民為副主席,選舉丁偉岳、方兆本、方光華、王曦、王永慶、王光遠、車秀蘭、龍國鍵、劉漢元、孫寶啟、吳國華、吳曉青、李蘭、李峰、李世杰、李冬玉、李曉林、沈鐵梅、陳文華、陳偉東、歐成中、武四海、武獻華、姜建初、胡振鵬、趙龍、郝明金、郝益東、郭振家、高峰、高天樂、黃澤民、龔立群、董明珠為常委。

      在隨后召開的九屆一次主席會議上,根據分工,張榕明任第一副主席,馬培華任常務副主席。

      九屆一次中常委會議決定張皎為中央委員會秘書長。

      大會審議通過了給老同志的致敬信。致敬信指出,成思危自當選會中央主席以來,為會的事業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著功績,贏得了廣大會員的衷心愛戴和社會的廣泛贊譽。面對“建設什么樣的參政黨、怎樣建設參政黨”這個重要課題,成思危同志團結帶領會中央領導集體,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發揚會的優良傳統,把握時代脈搏,明確提出建設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組織上鞏固、制度上健全、充滿活力的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得到全會的高度認同,形成共識,樹立了本會在新的歷史時期繼續開拓前進的目標。致敬信指出,成思危同志擔任會的主要領導職務以來的十多年,是本會團結奮進、務實創新、蓬勃發展的輝煌時期,在會的史冊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章,本會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政治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

      民建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一次團結、務實、鼓勁的大會,為會的事業在繼承中發展,在開拓中進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節 ? 全面推進自身建設

      一、深入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

      為繼承發揚民建的優良傳統,推動會的事業長期持續發展,2008年1月14~15日,陳昌智專程赴重慶參觀考察民建成立紀念碑以及滄白堂、較場口等民建早期活動紀念地,并與當地民建機關干部和會員代表進行了座談。陳昌智在講話中強調,今后一個時期民建的工作,要重點圍繞“一條主線”、實現“兩個提高”。“一條主線”,就是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努力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作出民建應有的貢獻;“兩個提高”,就是著眼于適應新世紀新階段多黨合作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建設的水平,提高履行參政黨職能的能力,在繼承中謀發展,在發展中求創新。

      2008年是民建響應中共“五一口號”60周年,為繼續推進政治交接工作,全會以紀念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契機,再次掀起了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的高潮。五一前夕,陳昌智、張榕明、馬培華、張少琴、辜勝阻、李讜隨中共中央統戰部考察團赴西柏坡學習考察。隨后,民建中央召開了紀念民建響應中共“五一口號”60周年學習座談會。與此同時,全會開展了“弘揚傳統、開拓奮進”主題征文活動。

      2008年6月,民建全國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經驗交流會在上海召開。會議對學習教育活動下一階段的工作作出了總體部署,為深入持久地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進行了再動員。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參觀了中共一大、二大會址及上海川沙黃炎培故居。會后,各級地方組織根據會議精神,研究制定了學習教育活動后兩個階段工作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在查找問題的基礎上,各地召開了領導班子談心會或民主生活會,溝通思想、促進交流,并圍繞領導班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整改方案。民建中央主席、副主席出席了10個省級組織的談心會或民主生活會,面對面地指導工作。

      同時,民建注重把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與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等重大活動結合起來,著力提高廣大成員的思想認識水平和覺悟程度。民建中央在全會組織了“與改革同行、為民建增光——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征文活動,并于12月初召開了紀念座談會。陳昌智在12月17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上發表題為《在多黨合作事業中闊步前進》的文章,闡述了改革開放以來民建在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過程中取得的發展與進步,以及從中收獲的歷史經驗和啟示。民建各級地方組織也通過舉辦座談會、報告會、書畫展等活動,回顧總結民建在改革開放中發揮的作用,引導廣大會員深刻領會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為服務學習教育活動深入開展,進一步弘揚會的優良傳統,在張榕明的主持下,民建中央理論研究委員會和宣傳部聯合編寫了題為《努力弘揚民建優良傳統,共同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宣講材料,印發全會。與此同時,會中央還編印了《民建中央中心學習組發言選編》、《成思危論民建工作》(上、下卷),供會員參考。

      截至2008年12月,全會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四個階段的工作基本完成。民建九屆五次中常委會議對這次活動進行了系統總結。會議認為,通過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全會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必須堅持把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作為全會推進政治交接的核心要求,把履行職能作為推進政治交接的著眼點和落腳點,把開展自我教育作為推進政治交接的有效手段,把建立長效機制作為推進政治交接的重要保障。

      二、建立中央監督委員會

      九大以后,民建中央按照會章的規定和《關于加強會內監督工作的意見》以及各民主黨派中央協商一致的意見,開始著手起草會內監督條例,并籌建監督委員會。

      2008年9月11日,民建九屆四次中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了《民建中央監督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產生辦法》。12月15~17日,民建九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內監督條例(試行)》,并選舉產生了民建中央監督委員會:馬培華為監督委員會主任,李讜為副主任,王志雄、車曉端、任學良、劉惠好、李心、李世杰、孟孝忠、洪慧民、郝明金為委員。會內監督條例分六章,分別對監督的目的、依據、指導思想、對象、重點內容以及監督機構、監督職責、監督制度、監督保障等作了規定。監督委員會是會內監督的專門機構,監督委員會每屆任期與同級委員會相同。

      12月17日,民建中央監督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監督委員會工作規則》。中央監督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與組織部合署辦公。會內監督條例的出臺和監督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民建在加強自身建設特別是領導班子建設、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方面又邁出新的一步。

      三、切實加強組織建設

      九大以后,全會認真落實大會提出的組織建設的任務和要求,堅持不懈地抓好骨干隊伍建設,協助中共和政府做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特別是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工作,繼續推進領導班子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

      2008年9月10日,根據各民主黨派中央協商一致的意見精神,民建中央九屆五次主席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省級組織領導班子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10月,民建中央召開全國市級組織主委工作會議。

      九大后,民建中央修訂《會中央主席、副主席聯系地方組織制度》,明確了聯系的主要內容和工作方法。2008年,主席、副主席分頭調研了60個市級組織,深入了解意見和要求,指導并促進地方和基層組織的工作。為加強會中央和地方組織的信息溝通,加強機關與基層支部的聯系,民建中央機關建立了各職能部門聯系基層支部的制度。從2008年開始,會中央機關6個工作部門分別與民建北京市委7個支部建立了對口聯系,定期開展活動。

      全會堅持組織發展的方針和原則,繼續優化會員結構,體現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截至2008年12月底,民建共有地方組織364個,會員總數118 014人,其中經濟界會員91 208人,占會員總數的773%,企業界會員73 663人,占會員總數的624%。企業界會員中擔任各種經濟實體的正、副董事長、總經理、廠長等17 361人,占企業界會員的236%,占會員總數的147%。會員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得到進一步改善。

      九大后,民建中央繼續完善各種議事、決策的制度,相繼修訂了常務委員會會議規則、主席會議規程、主席辦公會議規程、主席副主席工作規則、秘書長工作規則、機關辦公會議規程等一系列制度,并在會中央和各省級組織建立了領導班子談心會制度。談心會制度的建立對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促進成員間的溝通交流、團結合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第三節 ? 切實發揮參政黨作用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受到嚴重影響,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國內接連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受到了重大影響。民建堅持把促進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改善民生,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等重大問題,建言獻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風雨同舟服務社會

      2008年年初,我國南方十多個省市和地區遭受了嚴重的雨雪冰凍災害。面對重大災情,民建中央迅速向各省級組織發出《關于協助做好抗雪救災工作的通知》,并協調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建立“冰雪援助基金”,開展“思源·冰雪援助行動”,募集善款共1 01553萬元,其中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收到款物價值6135萬元。民建中央及時將籌集到的款物發放到湖南、貴州等受災較為嚴重的7個省份。各地方組織和廣大會員也紛紛慷慨解囊,14個省級組織捐款達1 165萬元,捐贈棉被300件,蠟燭140箱。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震驚世界的特大地震災害,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5月13日,民建中央召開緊急會議,對抗震救災工作進行部署,并向各省級組織發出了《關于做好抗震救災及捐款捐物工作的通知》。按照會中央的統一部署,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迅速行動。5月13日,與北京青年報、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發起“抗震救災基金”捐款行動;5月14日,與中華慈善總會、紅十字會聯合組織大型賑災公益演出;5月15日、17日,與新浪網聯合發起“重返校園”以及呼吁全社會支持災區兒童“心理救助”活動的倡議。民建中央將募集到的善款及時匯往四川、甘肅、陜西,用于幫助災區小學恢復重建,幫助受災兒童重返校園。

      5月26日,民建中央再次召開會議,對援助災區工作作了進一步部署。陳昌智在會上強調要舉全會之力支援災區重建。5月29日,陳昌智隨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專程奔赴四川災區,看望慰問奮戰在抗震救災一線的民建會員、機關干部和遇難者家屬,指導民建的抗震救災工作。民建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積極響應會中央號召,迅速投入抗震救災。據不完全統計,全會通過各種渠道向地震災區捐款捐物共計6億元。全會及時將募集到的款物通過各種渠道撥付災區,支援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在這場與自然災害的斗爭中,民建會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參與抗震救災工作,涌現出一大批先進的人物。民建會員、江油市副市長李盛銀在地震發生時正在主持召開會議,危急時刻,他把逃生的希望留給別人,在組織參會人員撤離的過程中不幸遇難。在“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上,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的光榮稱號。民建中央也對在抗震救災中作出突出貢獻的698名優秀會員進行了表彰。

      地震發生后,民建的參政議政工作也迅速圍繞抗震救災展開。民建中央先后召開震后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和災后重建座談會,并在社情民意信息報送系統發布有關報送抗震救災信息的緊急通知。5月12日~7月15日,共收到相關社情民意信息稿件180多篇,編輯并向全國政協報送52期,其中,《對汶川地震后經濟形勢分析的情況反映》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的批示。同時,全會圍繞災后重建的一些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建議,為科學制定重建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作出了努力。在5月30日賈慶林主持召開的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抗震救災座談會上,陳昌智代表民建中央對抗震救災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得到與會者的重視。隨后,陳昌智、張榕明聯名提出《關于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的建議》,得到了胡錦濤的批示。

      民建在全力支援災區重建的同時,也努力致力于經濟社會建設。民建中央鼓勵和引導廣大會員特別是企業家會員積極投身扶貧和公益事業。2008年是貴州畢節試驗區創立20周年。3月26~29日,陳昌智率隊赴黔西縣考察,幫助研究產業升級、農民增收、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等問題,落實重點幫扶項目。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和部分企業界會員向黔西縣捐資466萬元,帶動當地有關方面投入資金1 0014萬元,支持和幫助黔西縣災后重建,發展種植、養殖、旅游等產業和教育事業。

      2008年,民建中央分別與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共同舉辦了風險投資論壇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并與中華慈善總會共同舉辦了中國慈善事業發展論壇,以論壇為載體,充分發揮聯系廣泛的優勢,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二、積極建言獻策,促進科學發展

      2008年,民建中央把“統籌城鄉經濟發展,促進城鄉共同繁榮”、“解決工薪階層住房問題”、“推進我國能源價格體制改革問題”、“依靠技術創新促進我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確立為重點調研專題,由主席、專職副主席牽頭組成調研組,深入多個省市開展調研。其中,“統籌城鄉經濟發展,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專題組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征集了各省級組織的意見,形成調研報告轉呈中共中央、國務院,得到了回良玉的批示。其他專題調研組也在深入考察的基礎上形成了調研報告。

      200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還分別就《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當前經濟形勢、“三農”問題、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等內容召開各民主黨派中央負責同志座談會,民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受到高度重視。6月,陳昌智、張榕明向中共中央聯名提出《關于加強農村環保工作的建議》,建議把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實施解決農村污染減排的工作作為中共中央加強農村工作1號文件的重要內容等,得到了溫家寶的批示。

      在參政議政工作中,民建始終注意充分發揮各級組織、各方面特別是會內外專家的作用。民建中央成立了經濟、財政金融、法制、企業、科教、婦女、理論研究、文化、對外聯絡、人口資源環境10個專門委員會,與八大時相比增加了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規模達到540人。各專門委員會發揮各自優勢,當年完成了16項調研報告或提案,形成了一批有價值的參政議政成果。各級地方組織也積極開展參政議政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受到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社會的好評。2008年,民建中央反映的社情民意被全國政協采用68篇,有7篇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批示,為中共中央、國務院及有關部門決策提供了參考依據。

      2008年3月,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民建中央及民建界別全國政協委員一共提交了57件大會發言,247件大會提案。3月6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舉行記者招待會,我國八個民主黨派領導人在中外記者面前首次集體亮相。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出席記者招待會。期間,“美國之音”記者提問:“參政黨地位是永久性的不可變更的嗎?”對此,陳昌智用民建的歷史作了回答,同時也闡明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除此之外,沒有一種政治力量可以擔負起讓中國繁榮昌盛、讓中國人民富裕生活的歷史任務。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陳昌智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隨后,經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一次會議表決,任命張少琴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黃孟復、張榕明再次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截至2008年3月,擔任省、部級以上政府和司法機關領導職務的民建成員有7人,其中,姜建初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吳曉青任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郝明金任監察部副部長,宋海任廣東省副省長,高峰任云南省副省長,高云龍任青海省副省長,陳文華任四川省副省長。他們和其他擔任實職的同志一道,認真積極地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豐富和發展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2008年下半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從局部發展到全球,從發達國家傳導到發展中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世界經濟面臨衰退的風險,各種不確定因素對我國經濟產生了不利影響。作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參政黨,民建各級組織積極圍繞有效應對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問題,集思廣益,開展調研,舉辦各種形式的研討會、座談會,研究對策,提出建議,在推動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就業、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等方面努力發揮作用。

      三、努力發揮特色,加強對外聯絡

      九大后,民建把聯絡工作與參政議政、社會服務工作有機結合,繼續加強與港澳臺工商界、教育界的交流與合作。

      2008年4月22~24日,民建中央組織大陸學術界、經濟界人士代表團,訪問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等機構,較好地推動了大陸與香港學術界和工商界的交流。

      2008年4月9日,民建中央與民建福建省委在廈門聯合舉辦了海峽兩岸經貿發展前景研討會。5月17日,以股指期貨為主題,民建中央與臺灣世新大學在北京聯合舉辦兩岸金融發展學術研討會。6月,民建中央組織大陸老齡人口問題專家訪問團赴臺灣出席兩岸老齡福祉問題研討會。

      2008年11月至12月,民建中央組織專家訪問團赴歐洲和中東考察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社會保障機制;組織多元文化和文化產業訪問團赴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考察兩國對多元文化的保護以及文化產業的發展。同年,接待了來自美國、意大利等7國金融界、教育界和聯合國發展署的官員,就促進環境保護、中小企業發展及加強中外企業合作等問題交換意見,推進了國際交流與合作。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牛牛|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2021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一久久久久久|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a不卡|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中文字幕日韩有码| 国产主播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情侣视频精品免费的国产|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成人A区在线观看| 91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麻豆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杨幂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99精品在线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51精品视频免费国产专区|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精品一| 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