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一次特殊的會議,更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會議,在這次會議上鄧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的改革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0年的滄桑巨變,4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我和弟弟是孿生姐弟,1975年出生的我們應該也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同齡人,是沐浴著改革開放的陽光茁壯成長起來一代,見證著改革開放的日新月異。
處于幼兒時期的姐弟倆對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并沒有什么印象,只是從記事起,我們就和父母住在震后的簡易房內。母親是個極其要強、能勤儉持家且又特別能干的女性。每天忙忙碌碌的總是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凈凈,媽媽嫌石灰墻壁難看,就帶著我和弟弟用糨糊把十六開大小的紙從上糊到下,誰到我家都嘖嘖稱贊小房間忒敞亮。當時一家人沒有幾件像樣的換洗衣服,到了冬季,母親每天就把臟衣服洗干凈瀝干了水,晚上放到火炕上或是搭在煙囪旁烘干,這樣總能保證第二天我們都能穿得干凈利落。每到過年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會有新衣服穿,還有平時不常見的餃子吃。印象中應該是七歲那年,過年前我和弟弟就磨著母親給我們扯了布,請鄰居大嬸給我倆做了新衣服。穿上新衣服的小姐弟倆被喜悅沖昏了頭腦,四處跑跳,滿世界炫耀,以至于不小心失足跌落在泥坑弄臟了衣服,回到家被父親好一頓責罵。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上小學二年級時,震后重建的家鄉蓋起了新樓房,我家也搬到樓房住了。雖然還是沒有暖氣,仍需要父親壘建炕灶,但能從低矮的簡易平房搬到磚結構的樓房住,我們一家覺得幸福極了。每天上學前,母親為我們準備的早餐也會偶爾出現白面饅頭加煎蛋,母親準備的愛心早餐吃到肚里令我們無比滿足!而她自己那時還一直是粗茶淡飯,現在想想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弟弟和我手牽手、肩并肩,從小學到初中,一直都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級讀書。九十年代初,初中畢業的我們有了人生的第一次選擇,弟弟上了技校,我則繼續上高中。高二那年我們家也第二次搬家,這次搬到了60多平的暖氣樓,寬敞明亮,讓人覺得心里都敞亮!看到父親的氣管炎不再頻繁發作了,也總能看到母親舒心的笑容。伴著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我和弟弟不在一起上學一起回家了,各自讀書的學校也離家遠了,母親和父親商量后給我和弟弟分別買了自行車,當時那可是除了母親視為珍寶的縫紉機之外,我們家的兩大物件呢,我和弟弟更是如獲至寶!技校畢業先參加工作開始掙工資的弟弟,后來自己買了風靡當時的山地車,而我對最初的那輛馳鹿牌仍情有獨鐘。大學畢業后的我也參加了工作,父母的壓力一下子減輕許多。那之后的幾年里,電風扇、電視、冰箱、洗衣機等電器也相繼在我們家里登臺亮相。
進入21世紀,我家喜事連綿不斷。隨著弟弟結婚、小侄女的降生,我們有了第三次搬家。這次我們從郊區搬到市里,住上100多平的樓房,水電氣暖一應俱全,再沒有了樓上樓下搬運煤氣罐的景象。現在我和弟弟兩家也分別在市區買房安了家,我和愛人帶著女兒住上了高層電梯房。我和弟弟兩家節假日不是在老爸老媽那兒聚聚,就是輪流邀請二老到我們的小家聊聊。每次家庭聚會后,我們兩家開車帶上父母兜風郊游賞美景時,老爸老媽總會感嘆:這要擱以前想都不敢想啊!咱們都趕上好時代了,你們年輕人可得努力工作,回報社會!
今年過生日時,弟弟送我一部蘋果8手機,勾起了我對剛參加工作時經歷一幕的回憶:記得那是九十年代末的一個休息日,我和同事結伴相約到建國路(當時唐山地區最繁華地段)一帶閑逛,路遇一算命的,拽住其中一同事非要給算上一卦,口中念念有詞道:“姑娘,你可是有福之人啊,看你這面相日后肯定能拿著手機,坐著飛機過享福的日子!”當時我們姐幾個還都打趣同事說:“大家可得好好跟你混啊,到時候也沾光打手機坐飛機啊!”時隔20年,現在看來,所有經歷著改革開放的我們都是有福之人啊!過了不惑之年的我們回味享受著40年改革開放給我們所帶來的巨大變化,憧憬期待著下一個40年我們所不能想象預知的美好未來!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4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