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主題征文
值此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到來之際,回望歷史,我感慨萬千……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中國共產黨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征程。
40年來,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影響了世界。
40年改革路上,成就滿滿。作為一名生長在新時代的民建會員,一位充分享受改革紅利的河北兒女,內心無比激動與自豪,談改革如數家珍,論成就娓娓道來。
猶記得1996年,爸爸為了方便做生意,在家中安裝了一部固定電話,花了3000余元,當時全村也不超過10部固定電話,為此媽媽還嘮叨了好一陣子,嫌棄爸爸亂花錢;更記得爸爸買第一部大哥大手機時,媽媽那百般嫌棄的樣子,甚至為爸爸貼上了臭顯擺的標簽。而如今僅僅20余年間,移動電話人人普及,不要說年近六十的媽媽,包括年逾八十的奶奶和姥姥都是人手一部。回望當初,媽媽叨叨爸爸亂花錢、嫌棄爸爸臭顯擺的場景顯得多么不合時宜。料媽媽怎么也不會想到通訊會發展到今天這般發達。
猶記得2006年,我大學入學前,爸爸怕買不到火車票,凌晨三點就起來坐車去火車站排隊,生怕買不到票錯過開學報到時間。而如今已開通網絡售票,不出家門,便可買到火車票;更記得當時從家到北京、再倒車到學校的路途,雖沒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感覺,1300多公里的路途卻要在火車上晃上二十幾個小時,直把人折騰的頭腦發脹、小腿腫脹方可罷休,而如今,高鐵的發展及提速,僅10個小時便可走完原來二十幾小時的路程,大大縮短了路途的時間。
猶記得90年代初,在農村夏天吃完晚飯,炎熱難耐,大家聚到陰涼的大樹下一起納涼、閑聊的場景;而如今,夏天再無人出門乘涼,都在家享受著空調帶來的涼爽,豈不愜意?更記得當時為了解暑,上學時媽媽特意叮嚀買個最好的五毛錢的冰糕吃;而如今,幾塊甚至幾十塊的冰糕都有,口味和造型也是各種各樣,應有盡有。
通訊的發展、網絡的開發、火車的提速、家電的普及、食品工業的發展等等,無一不在向我們訴說著改革開放的成就。而這些成就都是上一輩人為我們帶來的,而我們作為年輕的一代,站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起點,又該做些什么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經摯友的介紹,2013年我接觸到了民建組織,此后,為了加入民建,我認真閱讀了民建《章程》,于是我知道,中國民主建國會是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在會章里,我讀懂了民建組織的性質、作用、活動準則、政治綱領、主要任務等等,這一初步了解促使我下定決心,要努力爭取成為一名民建會員。我向組織呈遞了《入會申請書》,表達了自己對會的認識和入會的愿望。
2017年底我正式成為一名民建會員。2018年,我參加了邢臺統戰部組織的紀念“五一口號”發布70周年知識競賽,結識了更多的民建會員及其他黨派人士,他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積極奉獻,發揮著民主黨派的作用,積極為社會主義事業做貢獻。特別是民建邢臺市委主委劉勇心系企業、心系會員。民建會員企業河北通盛農業公司種植的凌霄壽桃全年果品產量200萬余斤,之前由于營銷渠道少、宣傳力度不足,知道者廖寥無幾,造成部分果品滯銷。了解此情況后,劉勇多次到現場視察,并啟動了綠色通道,連續三年發動會員與農業種植大戶聯合開展一系列活動,如組織采摘、徒步等,提高了凌霄壽桃的知名度,為果農拓寬了果品銷售渠道,解決了賣果難的問題。今年邯鄲大名大蒜滯銷時,劉勇主委還積極發動會員購蒜千余斤,幫助蒜農解決賣蒜難問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助力扶貧攻堅戰,這些都是民建人在努力,在為社會主義事業做著自己的貢獻。由此及彼,那么我到底該做些什么呢?
政治上,身為民建青年,我的使命就是堅決擁護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始終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向、同行,積極參政議政,為實現共同目標尋求最大公約數,為大團結擘畫最大同心圓。
工作上,身為食藥監管系統的青年干部,我的使命就是秉承科學監管、無私奉獻的精神,認真學習各項法律規章,提高業務能力,并將所學知識投身到充滿機遇和挑戰的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中去。憑借機構改革之勢,創新工作機制、真正做到“科學、公正、廉潔、高效”,敢于對違法亂紀之人亮劍,勇于做好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的“守護神”。
生活上,為人父母,為人子女,我的使命就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生活中歷練自己,提高自身修養,為子女做好榜樣,為父母盡好孝道,讓社會多一份和諧,多一些正能量。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給予我們青年一代的寄語,是黨中央對青年的深切關懷與期望,更是賦予青年人的光榮使命。站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新起點上,讓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在民建大家庭的關懷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助力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