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習總書記的報告讓人深感振奮、備受鼓舞。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我認真學習,深切感到要不忘初心服務“三農”,砥礪前行振興鄉村。
一、落實十九大,擦亮臨西名片
臨西縣書記王海軍做客華人頻道在《為家鄉推介》中介紹到:臨西這片土地有著三張靚麗的名片:一是“玉蘭精神”的發源地——全國著名勞模呂玉蘭的故鄉。二是全國知名的“軸承之鄉”。三是上海光明集團在華北地區的投資首選地。我認為臨西落實十九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要依托呂玉蘭家鄉的紅色旅游資源,憑借“軸承之鄉”美譽,搭乘“光明集團”這艘大船,做好現代農業園區規劃,做好農業大招商、招大商,實施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充分發揮現代農業園區示范帶動作用,把鄉風文明、文化特色融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切實讓農村美起來,讓老百姓持續增收,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二、落實十九大,全面推進轉型升級
作為邢臺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華世紀一定會堅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報告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好農業企業領頭羊,當好農業推廣領頭雁,壯大農業合作社,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未來五年,公司全面轉型升級,將注重向規模化、產業化和現代化發展,企業從經營性向服務型轉變,打造分享農業、共享農業,讓越來越多的的農戶加入到農業技術協會、農業合作社,通過河北農華省級院士工作站加強農業科技培訓,提高自身發展能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的路上不讓一戶農民掉隊。
三、落實十九大,做新型農民
習總書記曾自豪地說:“我當過農民?!笨梢娍倳泴r村的感情有多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會讓農村迎來巨變。將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讓農民信心更足、熱情更高。毫無疑問是十九大后,農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但這廣闊的農村天地需要的是新型農民,是適應農業現代化,適應現代農業和規模農業發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型農民。這些新型農民必須受過良好教育,懂市場,會經營,掌握種養知識,靠著現代化農機設備一個人就可以管理幾千畝地,得到豐厚的回報。也只有這樣的新型農民越來越多,臨西三農才會筑就跨越發展的夢想!所以建議在強調農民培訓的基礎上,制定一村一名農業大學生規劃,增加農業人才培養的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