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ody001.com/infodetail.aspx?newsid=6292
??? 今年是“五四運動”發生第96周年。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一場學生運動,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中國革命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 遙想96年前,一批熱血青年投筆問政、胸懷祖國,奔走吶喊,用自己單薄的學子之身向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發起進攻,擎起拯救山河、救亡圖存的歷史重任,用民主和科學的呼號照亮了沉沉的黑暗,引領中國走向光明,這是何等的壯懷激烈、氣吞山河。
??? 歷史永遠不會忘記:
??? 五四是一種精神——一種愛國主義的精神。無論什么時候,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 五四是一種信仰——一種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無往而不勝的精神武器。
??? 五四是一種信念——一種不畏艱險、攻堅克難的信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雄關漫道,上下求索需要鋼鐵般的意志,愚公移山般的堅持。
??? 五四是一種情懷——一種寄情天下、胸懷人民的情懷。自覺遵循社會歷史發展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才是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才能讓人生的真正價值絢麗綻放。
??? 今天我們回望歷史,不僅要表達我們對先輩的崇敬和懷念,更是要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 96年前,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歷史使命是救亡圖存,翻身解放;今天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歷史使命是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進步、國家富強。使命更高,也更艱巨。
??? 96年前,面對積貧積弱,我們開始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學習西方的民主和科學,師夷長技以制夷。96年后,我們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發展道路,形成了我們自己的中國特色。我們更加堅定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 今天,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成為全體中國人的奮斗目標。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歷史的回答是——只有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我想,對于我們新時期的青年朋友,一定要明確使命,牢記囑托,堅定價值取向,從中華優秀傳統文華中汲取創新的智慧,去弘道立德,做一個時代的弄潮兒。
??? 一、要做一個有理想信念的青年。
???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
??? (一)要樹立遠大理想。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人生夢想。但離開世界的和諧、國家的富強、社會的進步、民族的振興,個人的夢想和追求都難以變成現實。世界好、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
(1)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得以生存和發展的身份和標識。中華文化是我們重新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彰顯中國存在的名片。
??? 青年朋友一定要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定要認同祖國燦爛悠久的歷史文明。一定要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自信我們民族獨特的文化信仰和認知方式。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個最高的價值追求就是世界大同。治國平天下是每一位華夏兒女的神圣使命和責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永恒人生追求。
??? 世界要發展,人類要和平。唯有中華文化能引領世界走向和諧。隨著中國的強大和世界影響力的提升,現在中國有義務也有能力思考和解決世界的未來和命運。掌舵世界的航船,邁向人類的新紀元是中華民族當前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中華文化是和諧的文化,只有和平共處才能求同存異,共同繁榮。和諧世界,以道相通。這個道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之道。每一個青年都要學好中華傳統文化,“人不學,不知道”。每一個青年都要自覺做中華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傳播者和踐行者,讓道傳中華,德播世界。
??? (2)樹立偉大的中國夢。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體中國人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應該樹立的遠大理想。儒家文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路徑激勵著每一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繼地積極入世,用匹夫之身謀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社會進步、人民幸福。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可以讓一個人死而不亡,獲得永生。青年學生要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事的遠大追求。夢想的高度決定事業的高度。青年學生要自覺投身于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進程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增磚添瓦。
??? (二)要樹立堅定的價值取向。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是孔子的人生價值的取向歷程。作為青年,正是一個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確立的關鍵時期,能否選擇正確的人生方向,關系到一個人的終生成就。
??? 當前隨著中國經濟的多元化,價值觀也日益多樣化。我們面臨著國內價值觀多樣化導致的價值混淆和扭曲的沖擊和國外西方價值觀顛覆和滲透的雙重壓力。我們需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價值觀上的堅定。
??? 作為青年,我們要自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成為我們生活和事業的指南,成為我們廓清迷霧、辨別善惡的標桿。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濃縮了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精華,滲透著五千年華夏文明歷史的積淀,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人道主義。處理好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等五倫關系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而孝道是根本的根本。只有本立才能道生。青年人要立就要立在做人上,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青年人要從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史中去汲取做人的營養和智慧。“士不可以不弘毅”,弘道就是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德就是自覺篤行圣賢教誨。
??? 二、要做一個有道德情操的青年。
??? 中華傳統文化的本質就是倫理道德。儒家文化教人成圣成賢,道家文化教人清靜自然,佛家文化教人覺悟慈悲。偉大的理想信念來源于一個人美好的道德情操。一個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千錘萬鑿、烈火焚燒都會始終不渝地追求理想信念,在誘惑和打擊面前拒腐防變。
??? 當前,我們在完善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道德滑坡和淪喪,出現了唯利是圖、擅權弄權、追逐聲色犬馬的物欲泛濫。人心不古,道心惟危,負能量日已擴散。而糾正社會缺德的唯一良藥就是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塑國民道德。
??? (一)要明德向善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就是大人之學。大人就是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的人。青年時期是成人的關鍵時期,是道德情操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青年,一定要學習做人,學習做一名大人。做人首先要“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做人要常懷善念,常修善德,常作善舉。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止于至善。
??? (二)要大公無私
??? 利人為公,利己為私。青年要樹立集體主義的價值觀,明辨公私關系,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無私,不能因私廢公,損公肥私。青年人要增強團隊意識,樹立大局觀念,做長遠打算。因私廢公,利己害人,只顧眼前會自毀前程,自斷生路。
??? (三)要慎獨自省
??? 修身在修心,心正才能意誠。道德自律不分人前人后,臺前幕后。做人要始終表里如一,至死不渝。
??? 反思是一種品質。反思是一個人成長的必修功課。青年要學會反思。
??? 三、要做一個有扎實學識的青年
??? 要實現偉大的中國夢,不但青年人要“鐵肩擔道義”,弘道立德,還要有扎實的學識。“五四運動”的一面旗幟就是科學。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實干才能興邦,實干靠的是扎實的學識,而不是花拳繡腿,不學無術。“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勵”
??? 當前我們面對的改革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我們面對的國際環境是復雜多變的。經濟新常態的保持,一路一帶的構建都需要一代有為青年的創新奉獻。
??? 學識從哪里來?
??? (一)要讀好書,讀圣賢書——向書本學習
??? 一個人的成長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讀書可以明智。你讀了《論語》,孔子就會跟你一輩子,讀了《道德經》,老子就會跟你一輩子。青年要學會讀書,養成閱讀經典的習慣。
??? (二)要交高人——向社會學習
???? 除了向經典學習以外,還要向德才高的人學習。“見人善,即思齊”“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跟著蜜蜂找花朵,跟著蒼蠅找廁所。
??? 真才學識從社會實踐中來。青年要走出書齋,投身實踐,在社會的熔爐中增長才干,豐富經驗。
???? 四、要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青年
???? 青年人有雄心,有事業心,有進取心,但往往缺乏寬容心,缺乏仁愛之心。
???? “凡是人,皆需愛,天同覆,地同載”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都有寬廣的胸懷和謙卑的品質。青年朋友要學會開闊自覺的胸襟,培養人文關懷。
??? (一)要孝親尊師
????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國。仁愛之心從家庭緣起,愛人先愛己。只有老吾老才能以及人之老,幼吾幼才能以及人之幼。孝親才能睦鄰,才能和諧其他一切社會關系。
??? 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樂其學。
?? (二)要就賢體遠
???? 親賢臣,遠小人,才能得道多助。就賢體遠才能足以化眾成俗。青年朋友一定要心中裝有人民,一定要有普世關懷,才能有大智慧,大境界。
?? (二)要謙虛謹慎
??? 青年人一定要虛心學習,放下架子,守柔處下。
??? 作為青年,特別要學習水的精神。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 “五四”過去已近百年,百年風云變幻,五四精神不變。《易經》有不易,簡易,變易之分。對于五四,我們要不易——永遠弘揚五四精神,讓五四精神世代傳承。我們要簡易——我們要把五四的民主與科學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為一體,讓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道立于天地之間。我們要變易——我們要追尋時代的脈絡,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