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ody001.com/infodetail.aspx?newsid=5310
?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共分16個問題,60個具體任務,300多條改革措施,21000字,可以說“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是新一屆黨中央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動綱領、進軍號角,也是新形勢下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宣言書。它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改革決心和勇氣,體現了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有膽有識、敢于碰硬、勇于擔當的氣魄。
??? 1.主題全面。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共召開了8次三中全會,三中全會已經成為“改革”的代名詞,可以說每一次三中全會都會與某一方面改革有關。與前幾次三中全會不同的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主題是全面深化改革,不僅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總體改革布局,還包括國防和軍隊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在改革進入攻堅區、深水區的新形勢下,只有堅持全面改革,才能繼續深化改革。
??? 2.主線清晰。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決定》提出“6個緊緊圍繞” 分別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建這6個領域的改革主線,反映了各個領域改革的基本理念,清晰地描繪出了6個領域改革的路線圖,不僅全面深化改革總的方向不會迷失,每個領域的改革也不會偏向。
??? 3.重點明確。《決定》的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但是經濟體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發揮經濟改革對其他領域改革的“火車頭”牽引作用。在15項改革任務中,6個是經濟,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也與經濟改革密切相關。之所以把經濟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是因為我國面臨的問題仍然是發展問題,我國正處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階段,下一步發展面臨眾多難題和風險,我國已經到了必須主要依靠改革紅利釋放活力、實現發展的階段,所以,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黨和國家的首要任務。
??? 4.行動扎實。通過一個好的《決定》很重要,但是要把改革任務落實下去,變為經濟社會發展活力,變為國家治理能力,抓好落實更重要。《決定》明確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使全面深化改革有了組織保障;《決定》把改革的時間定位在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為全面深化改革列出了具體的時間表,使改革進程具有可檢查、可評估性。這體現了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工作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
??? 5.理論創新。《決定》與前幾次三中全會相比,在理論上有所創新。一是改革方法上的轉變,由“摸著石頭過河”轉變為“摸著石頭過河+頂層設計”;二是市場作用的轉變,由基礎性作用轉變為決定性作用;三是政府職能界定,由四項職能轉變為五項職能(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和保護環境)的轉變,弱化了政府調節經濟的職能,強化了政府在保護環境方面的職責;四是非公有制經濟地位的轉變,由歧視性待遇轉變為國民待遇,《決定》中體現了非公有制經濟和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老大、老二之分了。
??? 6.政策突破。《決定》在政策上也有很多突破。比如,人權問題上提出了廢止勞動教養制度,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腐敗問題上提出了探索實行管抵制;養老問題上提出了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計劃生育問題上提出了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教育問題上提出了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的高考政策等等。
?? 總而言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順應了世界發展潮流,掀開了中國改革開放新的篇章,標志著中國已經進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新階段,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深遠的指導意義,是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階段繼續奮勇前進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加深領會報告精神,并切實用《決定》指導實踐工作,才能使各項事業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