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民建滄州市委就《關于促進我市大運河經濟文化產業的建議》召開提案答復座談會,民建滄州市委專職副主委魏富春,滄州市大運河文化發展帶建設辦公室負責人參加。
民建滄州市委集體提案指出,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的重要指示,要提高對大運河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利用好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通過復興大運河滄州段水域文化帶動文化經濟發展是滄州市應把握的關鍵機遇。
滄州市大運河文化發展帶建設辦公室答復如下,滄州市堅持保護優先,全面做好大運河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圍繞文化遺產保護、文化遺產展示、文藝精品創作建成了非遺傳承培訓基地、非遺展示館、中國大運河·紀曉嵐文化園等運河文化基地。持續豐富大運河文旅產品供給,創新“非遺+旅游”“美食+旅游”模式,舉辦運河人家、火鍋雞文化節等活動,擴大“運河文化”品牌傳播。聯合相關部門組建研學團隊,依托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開設活字印刷、木版年畫、繪臉譜、制香囊等課程,讓學生在研學旅行中學習和體驗非遺文化,將大運河非遺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
下一步,民建滄州市委將會同滄州市文廣旅局、教育局、大運河集團等有關部門,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內涵,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實現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