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衡水,萱草搖曳生香,母愛溫情流淌。5月11日,正值母親節,民建衡水市委組織部分會員走進衡水市家風館,開展了一場以“傳承優良家風 共話法治文明”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在弘揚傳統孝道的同時,積極傳播法治理念,展現社會責任擔當。民建衡水市委主委平榮振,副主委楊啟華出席活動。
會員們漫步在沁園社區家風館的“家風大道”“一軸九區”的布局全面展示了中華家文化脈絡。白墻上“老有所養 幼有所教”等警句、走廊里“一城文明 萬家幸福”的畫卷,以及衡水本地道德模范的家風故事圖片,處處傳遞著溫暖。在“中華家文化脈絡”“中華八大教育”展區,諸葛亮《誡子書》、中華四大賢母典范、黃庭堅《家戒》及本社區216個姓氏“耕讀傳家”族譜等展品,引發了會員們對家國情懷的深入思考。
隨后,會員們來到衡水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參加“美好生活 民法相伴”座談會。2025年5月是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民建衡水市委第十一支部副主委孫振澤律師結合家風館案例,解讀了民法典中與家庭婚姻、財產繼承、未成年人保護等和家風相關的條款。他說,民法典將“樹立優良家風”寫入法律,意味著家風傳承不僅是道德要求,更受到法律保障。
平榮振指出,新時代家風建設要堅守傳統,更要融入法治精神;家教要從娃娃抓起,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風清。讓孩子們內化于心,增強文化自信,做優秀家風繼承者和弘揚者。會員們紛紛表示,作為民建會員,要傳承優良家風,將愛黨愛國融入家庭,同時積極投身法治建設,學法守法用法,助力社會和諧。
此次活動,會員們在歡慶母親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深刻領會了家風傳承的意義,強化了法治意識,明確了社會責任。以后將以實際行動,讓優良家風在法治護航下代代相傳,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