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在工作之余追起了一部電視劇——《天下同心》。這是今年為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而拍攝制作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它劇集不長,內容卻頗為豐富,尤其適合我們黨外人士學習觀摩。
《天下同心》講述的是1948-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民主黨派、各界愛國民主人士排除萬難召開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共建新中國的故事。緊湊的劇情、豐富的史實、鮮活的人物、感人的細節,觀之使我受益匪淺,感慨良多,使我對“同心”一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進而更深一層領會了“同心”的深刻內涵及其對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重要指導意義,更進一步明確了今后學習工作中的方向和重點。
黨內外團結一心、同心同行,是新形勢下統一戰線的團結之基、合作之本。民建會員作為黨外代表人士必須牢固樹立“同心”思想,努力形成凝心聚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壯美華章的強大合力。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將堅持以“同心”思想為指導,在個人修養上,樹立“同心”思想、堅定理想信念、加強實踐鍛煉、提高工作水平、注重品德修養、樹立良好形象,在實踐中加快成長、勇擔重任;在民建工作上,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配合好各級黨委和民建各級組織工作,組織和參與好民建各項活動,團結和幫助所聯系的民建界黨外代表人士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做到贏得共識、勇于實踐,積極投身同心同行的思想學習和履職實踐活動。
結合近年來的工作體會和這次電視劇學習,我感到,要貫徹好“同心”思想,必須發揮民建特色,結合參政黨職能,從參政議政和社會服務兩大主題著手,將“同心”思想落到實處,把“同心同行”做出實績,服務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樹立“同心”思想,踐行“同心同行”,就要求我們的參政議政工作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同心”實踐深入到參政議政的各層次和各環節。要把提高議政建言質量擺在突出位置做深做細做實,就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保穩定、促發展涉及的重大問題,積極開展調查研究,更好地為中共黨委和政府科學決策、依法施政服務,與黨和政府心往一處想,目標上同心同向,發揮民建專家學者匯集的智力優勢。
樹立“同心”思想,踐行“同心同行”,就要求我們的社會服務工作要關注民生、促進和諧,把“同心”思想實踐延伸到服務經濟社會建設的各領域和各方面。要服務于克服重大災難和應急事件、服務于廣大群眾所急所盼,做到黨和群眾在哪里有需要,我們的社會服務工作就延伸到哪里,與黨和群眾勁往一處使,行動上同心同行,體現民建經濟界黨外代表人士“飲水思源、富而思進”的責任意識。
《天下同心》史詩劇值得深追深學,“同心”思想值得深入踐行。結合歷史經驗和實踐體會,我更加深刻地堅定了信念、明晰了方向。今后,我將更加努力發揮民建市委機關會務工作者職責作用,在提升參政黨職能中求作為、在服務經濟發展中建功業、在構建和諧社會中顯身手,樹立“同心”思想,踐行“同心同行”,為建設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參政黨奉獻屬于自己的一份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