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協邢臺市十四屆四次會議上,民建邢臺市委提出集體提案《聚焦建鏈強鏈延鏈補鏈,壯大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在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以及我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背景之下,推動主導產業鏈式發展已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民建邢臺市委在調研中發現,雖然我市產業集群發展勢頭迅猛,但仍然存在產業鏈條較短、關鍵環節不健全、轉型升級速度慢、市場競爭力弱等問題。
民建邢臺市委建議打造產業鏈集群,延展產業鏈上下游;提升特色產業鏈條,補齊產業鏈短板;加強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提升產業鏈層級;強化縣域特色產業發展,優化產業鏈發展環境。
邢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對建議進行了認真研究,日前予以答復如下,一是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強化抓招商、上項目、育龍頭、創品牌等關鍵措施,調優一產、做強二產、壯大三產,形成生產、加工、銷售、農旅銜接,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組織企業參加產業鏈供應鏈供需對接活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合作與協同,通過供需對接、資源整合、協同創新等方式,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斷點。二是引進新項目做強產業鏈條。印發了《邢臺市2023年招商引資突破年專項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規范提升招商引資工作的十條措施》等系列文件,開展招商活動。率先在全省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展館,立足產業集群基礎優勢,積極培育、扶持興辦特色產業展會。三是深化產學研合作,積極為企業與“大院大所”合作牽線搭橋。市政府與燕山大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組織有技術需求的中小企業走進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積極構建產學研合作新模式。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強核心技術攻關,爭取省、市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支持。四是加強服務平臺建設,積極培育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在信息服務、管理咨詢、投融資服務、創新支持、創業輔導、市場營銷和專業服務等方面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扎實有效的服務。鼓勵行業協會建設,促進行業發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優化信貸融資服務,完善金融助力企業發展政策機制,持續引導金融資源向企業匯聚。加強法治社會建設,推動各項法律法規和惠企利民政策深入基層、直達民營企業等市場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