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在政協保定市十四屆四次會議上,民建保定市委提交的《打造主力軍?提升影響力?助推傳統戲曲在新時代綻放光彩》提案得到市政協提案委的高度重視,交由保定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承辦。近日,保定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就民建保定市委集體提案《打造主力軍?提升影響力?助推傳統戲曲在新時代綻放光彩》進行了答復。
保定有著豐富的戲曲文化資源,既有享譽全國的地方大戲保定老調,也有富有鄉土氣息的地方小戲,素有戲曲之鄉美稱。在50年代,當時的保定戲曲種類多達24種。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多種因素影響,許多劇種在保定市區域內已經消失,僅市區內的劇團就先后解散了市評劇團、市曲藝團、市話劇團等多個團體。目前,保定市區域內僅存的劇種共有18種,而作為“主力軍”尚存的戲曲院團只剩下梆子、老調兩個劇團。
通過調研發現,保定市劇團存在基礎保障不到位、人才隊伍不穩定、創新發展不強勁三方面問題。對此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完善保障體系。通過幫扶解困、多元共建為戲曲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打造優秀團隊。在現有的基礎上,注重打造培養創編演團隊,在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專業水平下功夫,創編一些緊跟時代潮流的精品節目,讓傳統戲曲在新時代綻放光彩。三是創新傳承平臺。作為劇團本身,要創新方式方法,積極發揮自身作用,突出當地旅游特色,與政府相關部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共謀發展,互惠互利。
保定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在答復中表示,要通過協調多部門力量努力改善藝術院團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讓保定市的戲曲主力軍為歷史文化名城培“根”鑄“魂”。一是用舞臺藝術精品廣泛傳播保定文化,二是用保定小劇場建設催生更多創演優秀團隊,三是開展戲曲公益性演出扶持瀕危劇種傳承發展,四是集多方力量破解文藝院團發展瓶頸問題。下一步將爭取更多部門的支持和幫助,為戲曲主力軍和戲曲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戲曲文化傳承發展,通過精品力作和宣傳推廣彰顯保定深厚文化底蘊,傳播新時代保定精神,讓傳統文化根植于人們心中,助推傳統戲曲在新時代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