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ody001.com/infodetail.aspx?newsid=3738
?
“搞好農村普法教育,事關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局。”
作為一名工作在法律戰線上的政協委員,民建會員魏文奎長期以來養成了深入研究犯罪形勢和典型案例的習慣。通過大量調研、走訪,他發現,近年來,以農民為主體,特別是農村青少年的犯罪案件在我市呈現出了上升趨勢。
“去年一年,傷害、搶劫等各類刑事、民事案件時有發生,經雙橋區法院審理的刑事案件中,農民犯罪案件所占比率為78.7%,給社會帶來了不和諧的聲音?!?/span>
究其原因,魏文奎認為:“很多農村青少年很早就輟學流入社會,流入城市。他們的父母往往法律知識欠缺,缺乏對子女的正確引導,農村欠缺行之有效的普法宣傳、預防犯罪等方面的教育,加之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使得很多本應在學校讀書的農村青少年走上了犯罪道路。”?另外,各級普法宣傳不到位、不經常、不通俗,做不到常態化也是引發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魏文奎認為,就現階段而言,墨守成規的普法宣傳教育模式已經跟不上新形勢發展的需要。他建議,應啟動實施“法律進村”工程,加強對村委會干部、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黨員等骨干力量的法制宣傳教育,掃除普法教育的“盲點”、“死角”,對偏遠山區的農村要送法上門,深入田頭地角,進家入戶進行宣傳,使普法教育真正深入農村千家萬戶。
魏文奎提出,在實際操作中,采取形象生動、潛移默化的教育方法更能被農民所接受。比如,把發生在身邊的典型案例精心編排成以普法宣傳教育為主題的文藝節目,組織法制宣傳文藝隊下鄉演出,播放法制錄像,開通法律服務熱線,采用以案例進行說法、開展法制講座等形式,真正使農民群眾聽得懂、學得起、記得住、用得上。
在提到農村青少年的普法教育時,魏文奎建議,最重要的是應加強普及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特別是農村中小學要設立每周一堂法律知識講座課,做到從小養成運用法律、崇尚法治的行為習慣,徹底掃除新時代的法盲。同時,建立、完善派出所、村民委員會、學校、家庭的一體化的教育網絡,對重點家庭、重點個人,實施重點幫扶。
?民建承德市委? 楊建光(摘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