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會史,成功的道路總是看似簡單,而背后的付出艱辛如攀登高峰,崎嶇艱難。近日,我觀看了《大道薪傳——中國的民主黨派》民建篇專題片,隨著民建中央兩位主席的娓娓道來,回顧了民建自1945年12月16日成立以來,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階段同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休戚與共的發展歷程。
從抗戰時期在重慶的“星五聚餐會”引領愛國民族工商業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到延安“窯洞對”歷史周期率之問;從沖破白色恐怖迷霧,毅然響應“五一口號”,到針對美中關系白皮書的污蔑及時發聲,向全世界聲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走新民主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從孫起孟主席等前輩參與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到“五老火鍋宴”開啟非公經濟發展大戲。這些歷史事件,展示了中國民主建國會在不同歷史時期心系國家前途命運,矢志不渝跟黨走,同中國共產黨同舟共濟,休戚與共的決心和行動。
從成立之初的93名會員,中國民主建國會走過了78個春秋,會員發展至如今22萬人,愛國底色依舊歷久彌新。在抗戰時期,民建會員們積極參與抗日救亡運動,為拯救國家危亡而奮斗;在改革開放時期,民建會為非公經濟發展發聲,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觀看專題片,再一次讓我感受到了民建先輩那種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和無私奉獻的社會責任感,這些都是我們作為民建后輩在當今時代所要繼承和發揚的寶貴精神。
片中也展示了中國共產黨與民建之間“諍友”身份的密切合作和相互支持。這種合作和相互支持,不僅體現在歷史事件中的共同奮斗,也體現在當今時代的相互協商和合作。當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和多黨合作已經成為中國政治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民建會員,我們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和政策,積極參與協商合作,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觀看專題片,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作品。它不僅展示了民建在中國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所做出的貢獻和努力,還啟示了我們在當今時代所需要秉承的精神傳統和價值觀。通過觀看這部紀錄片,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民建的發展歷程和歷史使命,也能夠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作為黨派成員,我們在新時代所肩負的使命和責任。
作為一名基層支部會員,我將秉持著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盡責的信念,積極參與到國家建設和民生改善的工作中去。同時,也將以片尾郝明金主席所說的話——“不忘合作初心,心系‘國之大者’,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履職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民建的一份力量。”作為座右銘,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素質能力,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和服務水平,更好地服務社會和人民群眾,踐行新時代參政黨成員的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