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已經不知道這是我第幾次觀看《大道薪傳——中國的民主黨派》民建篇,心情依然激動。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秦博勇的講述平緩有力、字字珠璣,民建中央副主席孫東生、李世杰、沈金強、孫菊生的講述擲地有聲、激情澎湃。每一次觀看,都讓人有新的收獲、新的感悟,都讓我為自己身為民建一份子而倍感自豪。
片中展示的珍貴的文獻、檔案、照片,讓歷史書上枯燥的知識瞬間變得鮮活起來,帶我重溫了“星五聚餐會”、延安“窯洞對”、“五老火鍋宴”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短短十分鐘,讓我對民建的歷史、對民建先賢做出的正確的歷史選擇、對民建為國家為社會作出的努力和貢獻、對身為民建人肩負的職責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感悟。
“星五聚餐會”帶我重溫了民主建國會的創建歷史。老一輩的民建先賢們都是愛國的工商業家、知識分子。他們希望通過發展實業,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1945年12月,民主建國會在重慶成立。會名中的“民主建國”,充分體現了民建的本色。
1945年7月,民建創始人之一黃炎培先生來到延安,有機會與毛主席徹夜長談。黃炎培先生向毛主席提出問題:“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家,不少單位都沒能跳出這個周期率的支配力”,毛主席說:“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這場在延安窯洞中同毛主席的關于歷史周期率的談話,為民建與中國共產黨的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有著深遠意義。
民建的主要創始人黃炎培先生在長期與中國共產黨的交往中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得民心的政黨。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了“五一口號”,當時民建先賢們身處白色恐怖籠罩下的上海,依然迅速響應“五一口號”的號召,積極主動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表明民建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決心,也展現了民建無懼風雨、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的堅定立場。
新中國成立后,民建團結帶領民族工商業者積極轉變思想、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出言獻策。從提出發行債券、帶頭購買國債到“五老火鍋宴”,民建人對如何發展國家經濟積極發言,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一直為推動國家社會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新時代新形勢,黨和人民也對民主黨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期盼。我們應該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努力做到習近平總書記對民主黨派提出的“四新”“三好”要求,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保持民建本色和特色,加強自身建設,為國家的經濟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