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75周年,回顧多黨合作歷程,各民主黨派始終堅定不移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同舟共濟、風雨與共,不忘合作初心、擔當時代使命。“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1948年“五一”勞動節前夕,為團結全國各階層愛國人士,盡快建立新中國,中共中央發布了紀念“五一”勞動節的包含著23條內容的口號,提出了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等號召,5月1日的《晉察冀日報》和5月2日的《人民日報》都在頭版頭條刊發,這就是著名的“五一口號”。短時間內,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海外華僑團體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從此拉開了多黨合作建立新中國的序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重溫“五一口號”有利于汲取經驗,凝聚智慧,進一步增強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勝利。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進新時代
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作的報告中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加強同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團結合作”等一系列重要部署,必將對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產生深遠影響,為民主黨派發揮作用提供更廣闊的平臺。作為中國民主建國會一員,深感責任重大、如負千鈞,我將始終立足本職工作、當好參謀助手,為中共二十大繪制的宏偉藍圖、確立的奮斗目標和作出的戰略部署貢獻智慧和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深刻指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辦好中國事情,關鍵在黨。歷史雄辯地證明,風雨來襲時,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驚濤駭浪中,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發展的“定海神針”。壯闊的征程,高揚的旗幟,新時代這十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有力解決了影響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不僅創造了世所罕見的“兩大奇跡”,而且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把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切實把“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貫徹到民建各項工作之中,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圍繞中心大局,提升參政議政能力
中共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現在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地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是,越是接近目標,越是形勢復雜,越是任務艱巨。各民主黨派作為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是與中國共產黨同呼吸、共命運的摯友、諍友,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更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做到與執政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充分挖掘民主黨派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積極建言資政,以更高的履職水平擔負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歷史使命。
參政議政是民主黨派的重要職能,更是以實際行動踐行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有力舉措。《中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明確指出,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能力便是其調查研究的能力、整合材料分析表達的能力、撰寫議案和建議的能力。
因此,從提升民建的參政議政能力來看,歸根結底就是民建會員要在政治把握、調查研究、建言獻策、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的綜合能力上下硬功夫、下苦功夫。第一,要以圍繞中心,大局為先,服務廣大群眾出發,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立足本職找準參政議政的契合點和著力點,為政府相關決策提供參考。政治把握能力是民建會員履行參政議政的首要前提。民建會員要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緊跟時代加強學習,著眼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用新時代統一戰線理論武裝頭腦,積極維護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這一偉大的政治創造。第二,要多建勤建有據之言,提高調查研究能力,開展多形式、多維度、一定深度的調研活動,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摸清情況,確保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符合客觀實際,涉及的每一組數據都真實準確,提出的每一份建議都得到過精心的思考和論證。2023年3月,中共中央發出通知要求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調研為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可以說,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決策權;正確的決策離不開科學的調查研究,正確的貫徹落實同樣也離不開科學的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第三,要多獻務實之策,多謀長遠之計,堅持問題導向、質量導向,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群眾訴求,傾聽群眾聲音。建言獻策要以調研為基礎,注重建言的政治敏銳性、時效性、系統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總結新經驗,研究新問題,考慮未來發展趨勢,以便提出新舉措,以推進社會主義事業的繁榮發展為目的,以穩定人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為導向,確保提出的每一份建議都擲地有聲、切實可行。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抬望眼,揚帆但信風。中國已經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一定能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傳承1948年開始的合作初心,筑牢同心之基,恪盡興國之責,進一步加深對多黨合作制度的共識共為,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不斷展現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民主黨派的進步性,體現“集中社會各界智慧力量辦大事”的新型政黨制度巨大優勢,精誠團結、榮辱與共,共同應對前進中的各種困難和考驗,不斷加強民主黨派的自身建設,進一步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優勢,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奏響多黨合作事業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