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在今年的省兩會上,“養老”不出意外地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實施養老服務體制增效工程。對此,省政協委員、河北省綠色產業協會會長左克永建議,加快推進“智慧居家養老體系”的建設與發展,不斷滿足全省老年群體的養老服務需求,進而突破傳統養老在居家照顧、老人安全、膳食營養、醫養保健等方面的難點,并將其打造成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名片。居家養老模式缺乏完善的產業鏈支持左克永委員在調研中發現,河北省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官方數據顯示,預計到2035年,河北省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281萬人左右,占人口比重超過30%,將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近年來,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養老工作,多策并舉促進養老產業穩步發展,我省通過承接并完成了國家第一批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改革試點,著力實施了“雙創雙服社區和居家養老民心工程”等重點工程,促使養老工作有了跨越式發展。“但是,當前我省居家養老產業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 左克永委員介紹,政策體系還不完善,居家養老模式缺乏完善的產業鏈支持,尚未形成集養老、智慧科技、膳食管理等多位一體的綜合性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缺乏政府性質公共化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尤其是省級智慧養老信息平臺建設起步晚、發展慢,推廣普及難。加快推進“智慧居家養老體系”“建議適度提高補貼標準、形成基本養老服務補貼制度,推動專業的養老服務及健康管理服務向社區和家庭延伸。給居家養老裝上智慧大腦。”左克永委員建議,以健康管理為核心,鼓勵和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醫養結合類服務,加大居家和社區老人健康養老服務供給,以家庭健康管理師簽約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抓手,為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提高居家醫養結合服務的普及性,為老年人提供綜合、連續、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左克永委員建議,創建由政府指導、行業協會引領、第三方機構參與的智慧居家養老服務系統,承接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打造智慧養老樣板社區。加快新技術在居家養老領域的應用,發揮智慧服務作用,推進全省智慧健康養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和互聯網+技術,依托官方民政服務熱線,建設統一規范、互聯互通、高效便捷的智慧健養老公共服務平臺。提升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的協同創新能力和產業化能力,探索建立“科技養老地圖”,實現居家養老服務供需的精準對接。此外,要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進社區活動,把中醫養生、中醫治未病的方法和智慧融入健康教育。對老年人及其照護者開展營養膳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傷害預防、疾病預防、合理用藥、康復護理、生命教育、日常保健等方面的科普宣傳和培訓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