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喜迎中共二十大,我參加了民建張家口市委組織的赴河北西柏坡和中共中央統戰部舊址李家莊等革命圣地學習活動,追尋革命先烈紅色足跡,追憶那段對于中國革命具有轉折意義的光輝歷史,重溫“五一口號”和多黨合作初心,堅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美好信念。
巍巍太行山,潺潺滹沱河,西柏坡紀念館前,由鮮花組成的“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以及革命紀念塔下“趕考”等字眼給了我們大大的震撼。西柏坡是中國解放戰爭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在這個條件簡陋的小村莊里,革命先輩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一部電話、兩張地圖、三張桌子、四間陋室”的設施,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在這里,召開了決定新中國前途命運的七屆二中全會,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好了政治和思想上的準備,實現了黨的工作重心從農村到城市、從戰爭到建設的轉變。
紀念館內,我們共同學習了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來的“兩個務必”,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共產黨建設新中國的博大情懷。70年前,中共中央發布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五一口號”,立即得到了包括民建在內的各民主黨派迅速響應,這個歷史事件是我國多黨合作制度發展的重要節點,也是新型政黨制度的重要起點。我們共同學習了“五一口號”的發布背景和具體內容,體會到了黨中央對民主黨派的重視。
李家莊——中共中央統戰部舊址。新中國成立前夕,各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從全國各地、世界各地聚集在這里,與共產黨人一道,共商新中國成立大計、共創新中國成立偉業,開啟了多黨合作新征程。
現場學習結束后,扶欄遠眺崗南水庫,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映入眼簾的粼粼波光,似乎見證著那段合作共建的光輝歷程,腦海中是一幅幅社會各界追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拋頭顱、灑熱血,共同建設新中國的歷史畫面。
中國民主建國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要參與者、實踐者和推動者。作為民建會員,我一定要牢記歷史,堅決擁護和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政治信念,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共同努力,實現中國夢。
我們正處在一個新時期,國內國際形勢復雜,我們一方面要繼續發展國內經濟,一方面還要擴大世界影響,實現大國擔當。
作為一名經濟界人士,首先要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作為民主黨派成員,要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積極履行參政議政職能,為地方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獻計獻策。在當前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規劃等大背景下,我要積極參與其中,反映社情民意、為優化張家口市營商環境、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出謀劃策,為張家口經濟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