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按照《民建河北省委宣傳部關于采訪上世紀八十年代代表性會員的通知》要求,民建邢臺市委安排采訪組對8名老會員代表進行采訪,并送上組織對老同志的關心、關愛和祝福。
采訪一組由民建市委副秘書長、綜合支部主委于春江帶隊,帶領會員王順勇、張玉嶺、李艷,先后走訪了王淑霞、付五魁、霍新正、曾森林、楊守斌等五位老領導;采訪二組由工商總支主委張旗帶隊,帶領潘世雨、郝江攀、周艷紅,走訪了王勤華、劉巧枝、孫淑榮三位老會員。每到一處,采訪組詳細詢問老會員的身體情況,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簡要匯報民建市委近期工作情況,希望他們一如既往地關心民建的發展,多提寶貴意見,并衷心祝愿他們中秋節快樂、身體安康、生活愉快、闔家幸福。
王淑霞、楊守斌是會員伉儷,他們人退心不退,至今依然活躍在弘揚傳統文化和參政議政的舞臺上,發光發熱,樂此不疲,他們用自己的執著奉獻,生動地詮釋著民建會員對于初心的堅守。特別是曾任專職副主委的王淑霞暢談當時的一號提案《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放開搞活開元寺》,令我們深切體會到民建市委的擔當和對推動邢臺傳統文化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付五魁是退休不久的前任專職副主委,1988年入會,深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理論和民建會章會史,是中共統一戰線的堅定踐行者。他的思想認識與時俱進,緊緊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積極參政議政,從建言獻策中切身體會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履行職責,并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把民建優良傳統傳承給年輕的新會員,詮釋肩負使命、同心同行的深刻內涵和深遠意義。
霍新正看上去還是那么神采奕奕,精神矍鑠,他對民建市委一直以來的關懷深表感謝,并對近年來民建工作取得的成績感到由衷的欣慰,表示將繼續發揮余熱,發揚民建人干事創業、艱苦奮斗的精神,積極參加各項活動,為邢臺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貢獻自己的力量。只言片語中透露著對組織的深厚感情。
曾森林是民建邢臺市委成立以來最早入會的一名老會員,近40年會齡的曾老依舊干練豁達,他說自始至終對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感到光榮與自豪。他覺得,幾十年來經歷了一個從不了解民建到逐步認識民建,進而發展到熱愛民建、關心民建的過程,期間自身事業的發展與組織息息相關。
劉巧枝在1985年通過工友介紹入會,當時會員僅有二三十人。入會后她努力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理論和民建會章會史,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增強自身素質,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積極參加民建市委組織的各項活動。同時,立足本職崗位,踐行職責和使命,貢獻力量,多次榮獲“生產骨干”“勞動標兵”等榮譽稱號,是青年會員學習的榜樣。劉老說,民建大家庭讓自己收獲了友誼,在這樣一個團體中,不管彼此是否熟悉,只要一句“我是民建會員”,總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各種幫助;不管何時何地,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一份真誠,彼此猶如深交多年的老朋友。劉老勉勵年輕會員要將老會員熱愛民建、無私奉獻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確保民建事業后繼有人,薪火相傳。
王勤華老人說:“我姑姑和我父親都是民建會員,我父親是我的入會介紹人”。她饒有興趣地講述了當年加入民建的故事,深情回憶著參加活動的場景:大家歡聚一堂互訴衷情、展現才藝,不斷提升品位、豐富內涵、充滿知性而又洋溢熱情,享受了生活的精彩。王老用兩代人的接力故事,告訴年輕人要多了解歷史,體會祖國的繁榮昌盛來之不易,我們不僅要珍惜當下,更要積極參與民建工作,為黨派建設添磚加瓦。
81歲高齡的孫淑榮憶起當年,臉上洋溢著作為民建會員的自豪感。她曾多次在《牛城晚報》《燕趙都市報》上發表文章,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多年來,她在小區里義務舉辦太極拳學習班,帶領居民強身健體的同時,積極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老人深情地說:“回顧我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四十余年的歲月歷程,我深切地感受到我的進步成長,都傾注著黨和政府的關心之情,傾注著民建對我的培育之情,民建的教誨我銘記于心。”
尊老敬老是民建的優良傳統,通過慰問老會員傳遞組織溫情,有效增強了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昔日的老領導及會員們對新一屆民建市委工作給予高度評價,感謝著組織的關心和問候,他們雖然都是耄耋之年,離開崗位,但一顆顆赤子之心、愛國之心、愛會之心永不衰老,默默為民建事業、為祖國繁榮昌盛發揮余熱、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