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的云煙,1919,五四風雷,激蕩了百余年。盡管歲月流轉,但五四精神永存。青春意味著夢想、奮斗、激情、奉獻、責任、擔當……只要心不老去,青春永無止境。
在這個意義非凡的節日,作為一名青年民建人,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轉折點,回望民建走過的77年風風雨雨,可以說民建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轉危為安、走向全面復興的歷史。作為青年的我們,享受著全球第二經濟大國賦予的資源,感嘆吾輩應該做點什么?這是青年民建人的靈魂追問,也是我們深度思考的問題。
大河滔滔,滄海桑田。一路走來,民建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將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作為自己的行動綱領,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始終把握住時代的脈搏,譜寫了一曲綿延賡續的時代贊歌。
民建與共和國血脈相連。歷史的指針回到1945年,抗戰剛剛勝利結束,祖國大地百廢待興,中國將往何處去成為縈繞在人們心頭的頭等大事。帶著這個疑問,“中華職業教育社”的創始人黃炎培先生坐專機直飛延安,面見毛澤東主席。他向毛主席提出了如何走出歷史周期率的世紀之問,毛主席則回答,即將到來的新中國要跳出歷史周期率,秘訣就是“發揚民主”。黃炎培等先賢由此認定唯有共產黨和社會主義能救中國,是年12月16日,中國民主建國會在重慶成立了。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提出召開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新政協會議。“五一口號”迅速得到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各界普遍而熱烈的響應,開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團結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各界人士協商建國的輝煌歷程。1949年,解放戰爭即將迎來勝利之際,黃炎培等民建先賢響應中共號召,發表《我們對時局的意見》,參與籌備政治協商會議和制定《共同綱領》,一個嶄新的中國在華夏大地上站立起來了。從此活躍在風云激蕩的中國政治舞臺,與中國共產黨及其他各民主黨派風雨同舟、和衷共濟。重溫先驅精神,是青年民建人的一次覺醒與啟迪。
賡續精神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當歷史從革命時代駛入社會主義建設時代后,民建依然活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參政議政舞臺上。民建發揮自己聯系工商界人士的優勢,帶頭接受“三大改造”,保證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進行。六七十年代,民建與中國共產黨一同經歷了艱難的曲折探索時期,直到1978年迎來了改革開放,全新的歷史開始了。民建緊緊追隨中國共產黨的腳步,當好中國共產黨的好幫手、好伙伴、好戰友,共同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回顧民建充滿愛國主義和社會擔當精神的光輝歷史,我作為一個青年民建會員,深深感到自己肩膀上擔子的分量。
青年者,會之干。青年人是建設祖國的有生力量,也是民族未來的堅定擔當者。2019年12月6日,民建中央在北京舉行了青年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這是新時代加大發現培養使用優秀青年會員力度,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水平,推動民建事業薪火相傳,助力國家治理體系的大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民建青年會員是最有朝氣、最富活力、最有創造性的,是建設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中堅力量。
以青年之熱情,筑創新之特色。為加強民建組織建設,促進青年會員健康成長,民建秦皇島市委、邢臺市委、唐山市委、石家莊市委均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員會,目的就是要充分發揮聯系青年會員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充分發揮青年代表人士的模范帶頭作用,團結帶領廣大青年會員認真履職盡責,積極投身多黨合作事業。
唯有勇擔使命,才是無悔青春。無論是地震、還是水災,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扶困救貧,到處都有奮戰在一線的民建人,他們不懼艱難,堅守在第一線,他們勇敢逆行、主動參與報名參加志愿者團隊,主動為困難人民群眾提供各種有效幫助。他們展示了我們青年民建人的勇敢擔當。用行動與堅決,挺起了我們這一代青年民建人的脊梁。
與人民同心,與時代同行。傳承薪火,不是紙上的口號,而是心中真正的堅守。履職建言、直抒胸臆。努力提升自我,發揮作用,為不斷繼承和發揚民建的優良傳統,為多黨合作事業和民建事業發展努力發揮好更好作用,踴躍議政建言、投身社會服務、發揮正能量。面對新時代,我們青年民建人要心中有火,眼里有光,腳下有力量,肩上有擔當,以夢為馬,埋頭實干,不忘合作初心,傳承民建精神,用雙手譜寫新時代奮斗青春的壯美詩篇。
不負年華好韶光,揚帆奮進正當時。作為出生在和平年代、錦衣玉食的新一代青年人,回顧過去,重溫歷史,就是為了更好地共同創造未來。青年民建人,我們必須把前輩錘煉的智慧和提煉的精神接過來、傳下去,使這些優良傳統在新時代成為廣大會員精神追求的根基。用扎實的工作告慰民建前輩,用新的履職成果延續和豐富民建的優良傳統,在傳承薪火中擔當盡責。
大河之北,太行東麓。
生命如詩,青春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