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資源、理論智慧、實踐經驗,為新時代加強參政黨建設提供了豐厚營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深刻總結了黨一百年來所積累的十條寶貴歷史經驗,深刻闡明了中國共產黨過去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重要奧秘。下面重點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自我革命四個方面闡述中共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為參政黨建設提供的重要啟示。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參政黨必須始終堅持的正確政治方向
中國的問題關鍵在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一百年來我國取得一切重大成就的根本政治保證。中華民族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100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70多年的歷史都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有著遠大的奮斗目標,那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圍繞這個遠大的目標和初心使命,中國共產黨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民建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在成立之初通過《政綱》《宣言》具體闡述政治主張,即以民主和建設為宗旨,提出推進民主、反對獨裁,爭取和平、反對內戰,要求建設、反對破壞的政治主張。成立之后,積極投入到反內戰、保和平的民主斗爭。1948年4月民建響應中共“五一口號”,1949年9月民建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制定《共同綱領》,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可以說,民建始終同中國共產黨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宏偉事業中風雨同舟,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進程中攜手前進,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團結奮斗。這是歷史的選擇,是時代的選擇,也是民建的選擇。
進入新時代,民建更要保持政治定力,把牢政治方向,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傳承民主黨派在多黨合作事業中的優良傳統。一要不斷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捍衛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二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要按照“四新三好”要求,提升“五種能力”,建設“政治堅定、履職有力、組織堅實、作風優良、制度健全”的新時代高素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把多黨合作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二、堅持人民至上,是參政黨履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一百年不懈奮斗的歷史,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堅持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一百年來的根本政治立場,是中國共產黨戰勝一切艱難險阻、風險挑戰而取得偉大勝利的密碼。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
民建作為參政黨,要教育和引導全體成員,認真踏實向執政黨學習,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人民至上,堅守人民情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履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要堅持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協商理念。要堅持“群眾立場”,踐行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協商理念,切實擺正民主黨派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堅持與人民群眾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切實做到情為民所系、言為民所建、利為民所謀。二要聚焦社會的主要矛盾開展民主監督。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變化意味著社會關系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民主黨派要緊跟時代步伐,聚焦社會主要矛盾,主動作為,靠前監督,積極協助黨委政府化解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三要圍繞群眾的熱切需求參政議政。要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群眾關切,把參政議政的著眼點放在關注黨的惠民政策落實上,把著力點放在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上,把著重點放在關注和改善民生上,圍繞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和對策,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堅持理論創新,是參政黨思想建設的靈魂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政治上的堅定來源于理論上的清醒。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理論創新。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在同各種政治力量和困難挑戰的較量中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根本在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并善于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
作為參政黨的民主黨派,也要與時俱進,聯系實際,不斷推進參政黨理論創新。首先要以黨為師,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共黨史、中共共產黨的多黨合作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等,從中汲取理論營養,豐厚理論根基。其次要積極開展參政黨理論研究,圍繞中共的統一戰線工作、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參政黨自身建設等課題,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規律,鞏固多黨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第三,加強民建會章、會史、會的優良傳統研究,汲取奮斗和前行的力量,同時從民建履職實踐中發現問題,找出解決辦法并上升成理論,指導民建履職工作開展。
四、堅持自我革命,是參政黨自身建設的必由之路
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品格,是中國共產黨最大的優勢。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歷經百年風雨仍然走在時代前列、保持青春活力,就在于中國共產黨不但能夠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的社會革命,也能夠進行偉大的自我革命。通過不斷自我糾正錯誤,從而不斷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勇于自我革命既是執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寶貴財富,也是參政黨保持進步性和提高自身素質的必由之路,特別是在國際形勢錯綜復雜、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的情況下,參政黨必須堅持自我革命,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才能永葆生機和活力。一要加強日常學習。要建立健全民建各層級、全系統學習制度,促使民建會員緊跟中共中央決策部署,有重點、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地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多黨合作理論政策和優良傳統、民建會章、會史和會的優良傳統等,為履行參政黨職能夯實理論基礎。二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要學習和借鑒中國共產黨做法,建立和完善民主生活會制度、組織生活制度、民主評議制度等,應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武器,激發參政黨活力;要建立健全領導班子內部議事規則、黨派機關日常學習工作、黨派成員參與會內活動、會內監督和違紀處分等相關制度,真正實現靠制度管人、管權、管事。三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加強新會員培養,積極吸納履職能力強、熱心會務,愿意為黨派事業奮斗終身的人進入會內。要善于培養骨干成員,以點帶面,發揮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全體會員履職盡責。要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發揮好會員的專長,積極引導會員主動參與會內活動,提高組織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