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晚,由雄安新區科技創新企業聯合會、民建河北省委省直工委雄安支部聯合主辦的科企聯“讀書會”第七期活動在“我來雄安了”創意廣場悅·讀書屋舉行。容城縣常委、宣傳部部長陳麗,民建河北省委省直工委雄安支部副主委周海濤,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局文化和旅游組組長、雄安支部支委委員李丹,雄安新區科技創新企業聯合會秘書長董明德出席活動。來自雄安的參建企業代表、建設者、讀書愛好者等50余人參加活動。
讀書會上,李丹作為主講人,結合考古講述雄安的前世今生,介紹文物保護現狀,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向在座的各位讀書愛好者們推薦由公共服務局編撰的《雄安故事》和《雄安鄉愁》。
李丹表示,雄安新區是萬年烽火、千秋之城。無論是三各莊遺址、南陽遺址、安州古城遺址等考古發掘還是鷹抓翻子拳、陰陽八盤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工作過程中充滿著驚喜也包含著遺憾。此外李丹還表示,在歷史的進程中,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在歷史之中,也創造著歷史。歷史不會重復它的事實,但是會重復它的規律。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我們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多層面、多角度提升雄安的文化自信,激勵大家更好地去傳播雄安的歷史文化。
在交流環節,董明德聽完分享表示,雄安作為一個不到五歲的新型城市,它的根就是雄安三縣的歷史文化,魂就是城市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現代文化。保留歷史文化景觀也是表示對歷史文化的尊重,能夠激發人們對歷史文化、國家和民族的熱愛和崇敬之情。雄安新區現在大面積開發建設,文物保護是重中之重,雄安需要像李丹這樣的一批人把雄安的歷史文化傳承下去。
周海濤表示,要發揮民建會員優勢,聯合主辦這樣一期文化專題來解讀雄安的前世今生很有意義。一座新城的建立更要守護其寶貴歷史文脈,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打造好雄安文化這手棋,將是雄安更有力量的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