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歲月流金。自1956年9月宣告成立,河北民建已走過了65年光輝歷程。65年來,河北民建團結帶領全省各級組織、廣大會員同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積極投身建立和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實現偉大復興的履職實踐當中,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民建秦皇島市委作為秦皇島市第一個民主黨派組織,也已經走過了65年輝煌歷程,從最初的“七人小組”,現已發展到擁有539名會員,20多個基層支部,在民建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進程中,留下了無愧于時代的足跡!
2021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年初以來,以慶祝建黨百年和河北民建、秦皇島民建成立65周年為契機,民建秦皇島市委深入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以及學習型參政黨建設活動,扎實推進履職能力建設年活動,以“四新”、“三好”為履職方向,努力建設政治堅定、組織堅實、履職有力、作風優良、制度健全的參政黨市級組織。在思想政治建設上,開展了領導班子宣講黨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以及主題書畫展、征文等活動;團結帶領各基層組織、廣大會員開展靈活多樣的學習實踐活動,形成“逢會必學”的優良傳統,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強化思想政治引領。
在組織建設上,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圓滿完成各級組織換屆。召開民建秦皇島市委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集體,順利實現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召開組織和宣傳工作會議,對基層組織負責人進行專項培訓;整理編印參政議政文集,重新修訂民建市委制度文件匯編,確保換屆后各項工作高效、有序、高質量開展。
在參政議政工作中,注重時效、廣泛調度,認真完成民建省委調研課題征集工作。報送民建省委提案和調研成果100余篇,5件提案被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立案,2篇成果入選全國政協雙周協商會,1件集體提案獲得省領導批示,9篇成果被選為省政協大會書面發言;向民建省委報送社情民意110余篇,1篇信息獲得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辜勝阻的批示,8篇信息被民建中央單篇或綜合采用,18篇被省政協單篇或綜合采用,1篇被河北日報采用。
在社會服務工作中,積極發揮優勢、服務社會,聯合河北省撒可富教育基金會為昌黎一中學生宿舍樓改造項目捐資30萬元,將中共黨史學習教育轉化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實踐。此外,2021年以來,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為助力疫情防控捐贈價值11萬元的物資,為河南水災災區捐款捐物金額達80余萬元;各基層組織和專委會立足自身特色開展了面向抗戰老兵、孤殘兒童、環衛工人、困難群眾等特殊群體的關愛慰問活動,累計捐款捐物50余萬元,展現了民建人的責任和擔當。
當前,新的歷史時期為我們民主黨派更好發揮作用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更廣闊的舞臺。我們要以紀念河北民建成立65周年為契機,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事業上來,弘揚民建“愛國、民主、建設、團結、創新、奉獻”的共同價值理念,奮發有為,再續新篇。一是政治上要更加堅定。持續深入學習“四史”及民建會史,繼承發揚優良傳統,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二是組織上要更加堅實。以政治交接為契機,持續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大對領導班子和代表人士的培訓力度,抓好“關鍵少數”;以黨為師,加強內部監督工作,推進工作制度機制進一步完善和工作作風、工作效率的進一步提升。三是履職要更加有力。要在提高參政議政質量上下功夫,聚焦突出問題,加強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要在強化民主監督實效上下功夫,堅持履職為民,突出監督重點,推動工作落實;要在提升社會服務水平上下功夫,發揮界別優勢,打造更多具有秦皇島民建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為推進多黨合作事業向前發展、為助力秦皇島市建設一流國際旅游城市貢獻堅實的民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