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河北民建成立65周年,通過深入學習中國民主建國會的歷史和章程,深知民建在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民建的一員,深感溫暖、驕傲以及責任!
中國民主建國會作為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帶領廣大成員,在社會各界積極貢獻力量。與此同時,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點,積極開展智力扶貧、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職業教育、社會公益等方面的活動,成立了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每年與有關部門聯合舉辦的風險投資論壇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已經成為本會的知名品牌,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長期以來,民建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天再次學習“會史會章”,再一次感受到民建崢嶸歲月的光榮史,更增強了自豪感。在會史中我讀到了:中國民主建國會和新中國一樣,走過曲折和漫長的發展道路。通過再次系統學習“會史會章”,對民建的認識有了新的飛躍。
一、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建鄭重的歷史抉擇。
民建章程總綱開宗明義:“中國民主建國會是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同步同向、互相促進,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建鄭重的歷史抉擇。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建長期遵循的根本政治準則。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既是歷史的繼承,也是民建存在、發展和發揮作用的必然選擇,是民建事業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重要保證。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工商界家喻戶曉的“聽、跟、走”口號,到改革開放初期“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的行動綱領,再到80年代堅持把中共的理論路線與民建的具體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的基本經驗,以及后來提出的建會目標,都深刻體現了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定政治立場。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無論形勢如何變化,無論遇到多大困難挫折,民建都始終做到了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立場不變,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同心同德的政治態度不變,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奮斗精神不變。
二、堅持與經濟界的緊密聯系,努力發揮會的特色。
與經濟界緊密聯系,是民建的歷史傳統和會員的組成特征,是民建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界別特色,也是新世紀民建應當保持的基本社會形象和經驗。民建在中國經濟社會中發揮的作用歷來受到執政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家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后,為了完成對工商業者進行團結、教育、改造的任務,民建積極組織會員及其所聯系的工商業者學習過渡時期總路線,幫助他們在思想上適應所有制的變革,使他們比較順利地實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
改革開放以來,民建的界別特色以及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的作用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視。民建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積極行動起來,興辦企業,安排就業,為“四化”出力,為發展經濟獻策。這些企業的創辦,不僅為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更重要的是為以后民營經濟的發展,推動經濟體制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進入新世紀以來,民建積極探索以經濟界人士為主體的參政黨履行職能規律,在參政議政實踐中,初步形成了金融、風險投資、企業管理、社會保障、非公有制經濟等比較具有優勢的領域。民建在高層協商會上的發言和向全國政協提交的提案,都緊緊圍繞經濟發展的中心,凸顯了經濟界的特色,受到中共中央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重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體現了自身的參政能力與價值。
三、加強黨派自身建設,是新時期新時代的需要。
加強民主黨派自身建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長期存在和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參政黨進一步發揮作用,擔負起新形勢新任務的必然要求。加強自身建設,對于民主黨派在開放性、多樣性的社會環境中,堅持正確的政治發展道路,更好地履行參政黨職能,建成全面小康的和諧社會,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民建會的總綱中明確提出,要實現民建會的政治綱領和任務,必須全面加強會的自身建設。一個政黨要富有生機和活力,就必須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永遠站在時代的前列,適應時代的要求,不斷改革和完善自身建設。1949年8月24日,民建在北平發表了《加強內部團結和警惕,答告美帝好夢做不成》的聲明,毛澤東在三天之內兩次給民建領導人黃炎培寫信給予高度評價。經過70年的發展,民建在實踐中越來越意識到自身建設的重要性,在參政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步摸索出一整套自身建設的好做法、好經驗。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民建的一員,在倍感自豪的同時,更感到了身上的責任,我們將自覺維護民建組織形象,在政治上堅定不移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參政議政上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標,積極參加調研,反映社情民意,認真撰寫提案建議,積極建言獻策,努力發揮民建會員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