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流,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以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實踐,在中國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內涵,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探索和實踐的偉大貢獻。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在拯救中華民族危亡的許多仁人志士輪番努力而又以失敗告終的緊要歷史關頭,受十月革命影響,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應運而生的。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思想,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斗爭中,中國共產黨積極領導工人運動的大革命失敗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基于對中國農業社會基本國情的分析,積極領導農民運動,創立了以井岡山為代表的許多農村革命根據地,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指導思想。經過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基本思想,通過對民族資本創造性地實行“和平贖買”政策,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任務,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毛澤東發表了《論十大關系》,提出了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路線和原則。在長期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中形成的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體體現。
改革開放以來,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基于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判斷,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系統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了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重大貢獻。“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世界和中國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中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中國發展要求,提出的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方法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出了具體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密切結合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新特點新要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理論探索,明確提出和系統闡述了“十四個堅持”,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飛躍,是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實踐探索無止境,理論創新無止境。在奮進新時代,邁向新征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中,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思想。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其中蘊含著理論創新的巨大動力、潛力和活力。我們要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品格,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文化相結合,同中國新時代發展相結合,不斷開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