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q6wcq"><pre id="q6wcq"></pre></samp>
<strike id="q6wcq"></strike>
  • <ul id="q6wcq"><pre id="q6wcq"></pre></ul>
  • <strike id="q6wcq"><s id="q6wcq"></s></strike>

    武義青:提高碳生產率促進低碳綠色發展


    河北經濟日報    提高碳生產率 促進低碳綠色發展-1.jpg

    (作者武義青系全國政協委員,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

    提高碳生產率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我國區域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由高碳型為主轉向中碳型和低碳型為主。“十四五”時期,應以提高碳生產率為主線,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方式進一步轉變,實現由中碳型和低碳型為主全面轉向低碳型為主。

    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CO2占全球溫室氣體(GHG)總排放量80%以上,人類生產活動排放的CO2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有學者指出,氣候變化影響造成環境成本占全球GDP的5%以上,加快全球氣候環境污染治理,實現國家綠色發展符合各國利益。同時,受世界范圍內地緣政治影響,不同國家間經濟發展質量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對實現國家低碳發展、提高環境質量、制定低碳減排目標具有重要影響。2020年9月22日,在聯合國一般性辯論上,我國提出在2030年前力爭實現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相比已經實現碳達峰的發達國家,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但這體現出大國擔當,治理全球污染積極性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

    碳減排助力產業綠色轉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實現經濟增長奇跡。但在經濟增長背后,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代價巨大。2005—2013年,我國CO2排放年均增長率7%,且隨著經濟發展,CO2排放量仍呈上升趨勢。目前,我國碳排放總量、碳排放增量均處世界高位。從國內看,環境污染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環境容量限制和氣候惡化壓力限制產業進一步發展。積極推進產業綠色轉型,是實現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我國政治影響能力的內在需要。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以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為指向,實現國內產業綠色轉型革新,有效緩解目前各省份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容量限制壓力,突破經濟增長局限。同時,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工業化以及城市化建設正處于關鍵時期,能源作為支撐我國建設最重要的資源,在支撐我國取得經濟增長奇跡的同時,也是造成我國環境污染、溫室氣體大量排放的根源。對化石能源的需求,使得經濟增長步伐與能源利用需求協同;經濟的持續增長導致碳排放量不斷增加。協調經濟增長與碳減排的關系,為我國實現產業綠色轉型,保障經濟增長同時實現低碳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碳生產率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大幅提高

    將碳減排重點放在CO2治理上,這符合我國碳減排治理現實。與碳排放強度相反,碳生產率描述了在一定時期內,單位CO2貢獻的生產總值。相關研究顯示,經濟增長與碳排放、碳生產率、能源消費等聯系密切。

    研究顯示,全國各省份中,碳生產率水平較高的省份有北京、上海、廣東、福建、浙江、江蘇、湖南、湖北、四川、重慶;碳生產率水平處于中游的省份有海南、天津、河南、云南、江西、山東、廣西、安徽、黑龍江、陜西。碳生產率增長較快的省份依次為北京、云南、河南、湖北、重慶、貴州、湖南、上海、福建、浙江;碳生產率增長處于中游的省份依次為山東、天津、四川、吉林、廣東、江蘇、甘肅、江西、陜西、河北。碳生產率水平較高且碳生產率增長較快的省份為北京、上海、福建、浙江、湖南、湖北、重慶。

    依據碳生產率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經濟增長方式劃分為低碳型(又分為低碳Ⅰ型和低碳Ⅱ型)、中碳型(又分為中碳Ⅰ型和中碳Ⅱ型)和高碳型(又分為高碳Ⅰ型和高碳Ⅱ型)。1997—2007年,經濟增長方式屬于高碳型的省份有22個,屬于中碳型的省份有8個,屬于低碳型的省份為0;到2007—2017年,屬于高碳型的省份降至4個,屬于中碳型的省份升至13個,而屬于低碳型的省份達到13個。通過前后兩個階段對比發現,我國區域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由高碳型為主轉向中碳型和低碳型為主。

    1997—2017年,北京經濟增長方式實現了由中碳Ⅰ型到低碳Ⅰ型的轉變,碳排放量實現負增長,已經越過峰值,依靠碳生產率支撐起了經濟增長。2007—2017年,天津、吉林、上海、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貴州、云南等12個省份經濟增長方式進入了低碳Ⅱ型。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大部分省份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與此同時,碳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度提高,經濟增長呈現低碳化趨勢。

    五方面舉措提高碳生產率水平

    提高碳生產率要求我們兼顧碳減排和經濟增長,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經濟發展目標的雙贏。為進一步提高碳生產率水平,如期實現雙碳目標,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進一步加強碳核算體系建設。降低碳排放量,需要碳核算體系的支撐,對整體、部分碳排放總量進行合理計算。建立統一的碳核算體系,為減排政策實施提供碳排放量的可靠依據;健全碳排放核算報告指南,建立獨立第三方核算機構,通過官方報送體系建立系統完善的整體碳核算體系。

    構建靈活、安全、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加強分布式電網建設,加快發展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逐步降低目前煤炭發電比例。通過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分析省域內用電標準,完善用電結構,提高用電就地平衡能力。充分利用生物質能以及工業生產余熱,提高氫能生產效率,逐步轉變以化石能源為主體的能源結構。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工業碳減排的著力點應重點放在電力、鋼鐵、有色、水泥、石化、煤化工及焦炭等高碳行業上,進一步壓減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大力推動高碳行業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加快發展低碳產業;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與被動房等低碳建筑;加快發展軌道交通和電動汽車等低碳交通;大力倡導并積極推動低碳消費;持續提升生態碳匯能力。

    強化技術創新。實現碳中和目標,是對現行能源利用結構的根本性變革,實現終端能源電氣化,實現清潔能源供電是實現供電零排放的基礎。以光伏和儲能為主體,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建設智能電網,在保障供電安全的前提下,不斷降低發電與用電成本,逐步提高光伏發電比例;在非電領域,降低制氫成本,提高碳捕捉能力。智能電網的建設、發電成本下降以及低成本制氫等技術的實現,需要政策上的推動以及資金研發的支撐,不斷強化技術創新能力,不斷縮小清潔能源制造、利用與傳統能源的成本差異。加強對煤炭清潔化利用技術的研發和轉化。

    建設保障措施。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僅需要國家整體戰略規劃以及政策支持,同時需要加強保障措施,保障各項減排政策、技術等得到有效利用。在碳核算體系完備前提下,建設一批高素質核算隊伍,通過聘請行業內優秀人才,以講座、會議等方式進行碳核算、碳減排素質培養,不斷加強省際、國際間交流;充分利用政策以及資金激勵機制,以法律或法規方式,完善碳減排政策,提高企業以及行業減排積極性,通過貸款、轉移支付等方式,扶持減排技術研發,補貼低碳成本;協調政府與市場關系,推動低碳技術市場應用,同時政府予以引導,公司合作,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機制;加快碳市場建設,并充分發揮其在碳減排中的重要作用。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国产91精品一区| 好男人视频社区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久久精品女人毛片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射精管理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高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精品国产自在钱自| 免费精品人在线二线三线区别|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小说| 国产精品嫩草视频永久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久热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一级精品高清一级毛片|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97|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熟妇人妻VA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