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布表彰2021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的決定。其中,河北民建會員劉瑞領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
劉瑞領,河北省人大代表、民建河北省委企業委主任、河北省鄉村振興促進會會長、河北省物流商會會長,河北冀中南智能港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瑞領投資建設石家莊國際陸港(冀中南智能港),推動河北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助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他立足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貫徹新發展理念,于2015年在石家莊高邑縣投資建設冀中南智能港。該項目規劃占地10平方公里,年貨物吞吐量1000萬噸,是國家一級鐵路物流基地、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河北省重點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京津冀地區唯一具備全程多式聯運功能的大型物流樞紐,打造成石家莊國際陸港。目前,冀中南智能港已實現中歐班列常態化開行,于2020年成功實現河北省中歐班列年運營列數100列的突破,共計發行中歐(亞)班列105列,發運2.5萬個標準集裝箱,運送商品8萬多噸,價值近17億元。同時,建設并運營保稅物流中心,保障未來中歐班列高位運行的態勢,成為河北最重要的核心陸港,為河北“一帶一路”建設和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作出新貢獻。
2019年3月1日,河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袁桐利在劉瑞領同志的陪同下,到石家莊國際陸港調研指導工作。
劉瑞領推動現代化陸港集群建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助力建設交通強國。在劉瑞領帶領下,冀中南智能港圖定化開行中歐、中亞班列,將京津冀優勢產能送出國門,通過冀中南智能港開通的便捷國際鐵路大通道,為生產企業降本增效,有力促進了京津冀地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同時,智能港還依托物流龍頭帶動效應,加快培育適合產業發展需求的物流新興業態。目前,依托場內海關優勢,智能港已同中鐵集裝箱、中鐵國際多式聯運等央企深度合作,規劃建設華北地區最大的標準化鐵路集裝箱運輸基地、中國北方最大的平行車進口平臺和汽車交易中心以及中國北方最大的冷鏈物流中心和農資中心。此外,劉瑞領以石家莊國際陸港為中心港,布局建設衡水國際陸港、定州國際陸港、石家莊國際陸港的井陘港等輻射港,通過東南西北組團布局,打造京津冀陸港集群,推動河北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向縱深發展,助推建設交通強國。
作為億博集團的領路人,劉瑞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人大代表履職擔當。作為河北省人大代表,劉瑞領密切聯系群眾,聚焦河北現代物流業發展,每年省兩會期間都提出多項事關現代商貿物流業發展的議案,為推動河北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和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積極建言獻策,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時任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省政協主席葉冬松、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范照兵、常務副省長袁桐利、時任副省長王曉東等省領導都蒞臨石家莊國際陸港(冀中南智能港)調研指導。
2018年8月13日至1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率隊赴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期間,在考察民建河北省委幫扶聯系點南關鄉兩間房村時,劉瑞領同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郝明金介紹農業扶貧項目工作。
同時,劉瑞領致富不忘思源,愛心回報社會。他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認真落實中央鄉村振興戰略。劉瑞領將“新時代產業報國踐行者”作為企業使命,2018年,他作為民建河北省委企業委主任,主動參與了承德豐寧縣的扶貧工作,因地制宜,投資建設香椿產業扶貧基地,有效推動當地兩間房村及北黃土梁脫貧致富,聚焦精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此舉得到了民建中央、民建河北省委的高度認可,并榮獲民建中央“脫貧攻堅突出貢獻獎”。
劉瑞領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公轉鐵”綠色運輸方式轉變,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劉瑞領在冀中南智能港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動海鐵班列發展,踐行“公轉鐵”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在他的推動下,冀中南智能港與天津港已達成合作,今年2月10日已啟動海鐵班列運行,并將與黃驊港、唐山港開展海鐵聯運,通過鐵路環保的運輸方式,有效減少大貨車尾氣排放,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劉瑞領敢于擔當,積極投身參與防控疫情阻擊戰,助力復工復產,做好“六穩”“六保”工作。2020年,面對疫情嚴峻形勢,劉瑞領第一時間向防控一線捐贈了200萬雙醫療級防護手套,價值100萬元,隨后他帶頭捐款,共募集善款38萬元,2021年石家莊疫情期間,他帶領企業向社區、學校、公安民警、公交公司捐贈200多噸的民生保障品和防疫物資,為抗擊疫情做出了積極貢獻。此外,劉瑞領帶頭組織復工復產,在嚴抓疫情防控的同時,以保障中歐、中亞班列常態化開行為目標,在2020年2月26日恢復了石家莊中歐班列正常運營,即便在2021年石家莊疫情期間也保持了高位開行,確保疫情期間河北中歐班列不斷檔,有效實現“穩外貿、穩外資”,為河北“六穩”“六保”工作、為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