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上馬,送一程。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后,防止返貧的配套政策也在快馬加鞭。
3月26日,財政部下發了《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提出,銜接資金用于支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加強監測預警,強化及時幫扶,對監測幫扶對象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性措施和事后幫扶措施;做好“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對于外出務工脫貧勞動力(含監測幫扶對象)穩定就業,可對跨省就業的脫貧勞動力適當安排一次性交通補助。
“去年,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跡。如何乘勢而上、持續奮斗,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可謂意義重大。全球經濟低迷之時,中央財政2021年預算安排銜接資金達1561億元,比上年增加100億元,《辦法》印發,足見中央對做好銜接工作的高度重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委員、民建河北省副主委范社嶺這樣表示。
而談及這樣的精準“拆彈”,范社嶺也有自己的建議。
一是要認真落實過渡期內保持財政支持政策總體穩定的要求,充分發揮地方的基礎作用,加強資金使用效能。對于一些已過時效的項目,允許地方順應形勢變化,做好項目的調整優化。盡量減少或免除基層配套資金比例,不要給縣鄉硬性下達財政投入的配套比例或定額,可根據實際需要和財力狀況安排資金。要保證資金按時支付,以利于項目的開展和按時驗收,對于資金撥付遲緩的,相應延緩項目驗收時間,保障項目完成的質量。
二是要統籌兼顧脫貧縣和非貧困縣、貧困鄉村與非貧困鄉村的實際情況,特別是處于貧與非貧邊緣的縣鄉村的情況,做好資金的分配使用,推動均衡發展,實現同步富裕。
三是要聚焦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生產,重點支持培育和壯大地方特色優勢產業,支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加強對農民專業技能的培訓力度,夯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良性發展的基礎。
四是做好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及異地搬遷的后續扶持,做好異地搬遷與鄉村振興的統籌規劃,做到該廢則廢,應興盡興,做大做優鄉鎮、縣城。進一步做好搬遷戶的扶貧產業發展和就業質量,鞏固收入的穩定性,改善人居環境,增強異地搬遷戶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吸引更多的人向中心村、鄉鎮和縣城集聚。
五是加大對鄉村精神文明的投入力度。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鄉村特點,充分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和人才資源,充實建設內容,扎扎實實地辦實事,帶給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有利于展示鄉村群眾的良好精神面貌,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進一步鞏固農村文化陣地,培養樹立愛黨愛國、文明科學、遵紀守法、團結和諧、積極向上的新時代農民形象。
六是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明確各級的監管權限,賦予基層一定的支配權,以便更好地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基層的事情,基層最清楚。要相信基層干部,堅持下放權限和強化管理相結合,支持其補齊必要的基礎設施短板,做到項目規劃、管理和實施更加科學、實際,發揮其應有效益。但也要注意防止互相攀比、不切實際的形象建設工程,讓資金使在刀刃上,以精準投入促高效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