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女同胞的快樂卻越來越少,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女同胞的快樂卻沒有同步提高。究其根源,是我們丟了太多古圣先賢的優良傳統。早在春秋時期,孔老夫子就說過:“貧而樂道,富而好禮”??梢娝目鞓凡⒉粊碜酝庠诘臇|西,他只要生活著,就能感受到快樂。以至于后來“絕糧于陳蔡”仍能悠然撫琴,并說出“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的至理名言。所以說幸福并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能力,你外在擁有的東西再多,你的內心是麻木的,你永遠都會覺得自己不舒服。而這種能力就來自優良的家風家訓,父母的教養是一點一滴的積累,是對孩子的潛移默化,即所謂“榜樣的力量”。
歷史的發展告訴我們:繼承弘揚優秀的家風家訓無論是對維持家庭和睦、家族延續還是社會和諧、國家繁榮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內在作用。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運用古圣先賢的高維智慧,從根本上掃除情緒陰霾、實現心靈的免疫,方能從容應對現代生活的各種問題和困惑。
家風就是家庭的信仰,曾國藩曾留下膾炙人口的十六字家風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币馑际牵潈€能使家庭興旺,勤快會使身體強健。既勤勞又節儉,人生才能高枕無憂。曾國藩的家風箴言,就是我們今天讀來,猶感發人深省。一個人從小就受到良好家風的熏陶,生活、處世、工作上定會有“法”可依,堅守內心,才能成就好人生的輝煌。
《朱子家訓》短短幾百字,精辟地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一個人在社會上不可能是個獨立的個體,總會與形形色色的人發生關系,需承擔各種各樣的責任。為人丈夫,要忠于職守,愛護妻子;為人妻子應勤儉持家,相夫教子;為人子女需孝順好學等等,許多內容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特點,總而言之,在其位,謀其政,需各行其道!這在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婦女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庇绕涫窃谶@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抗疫斗爭中,廣大女同胞以“巾幗不讓須眉”的昂揚斗志,發揮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重要作用。她們義無反顧、救死扶傷,越是艱險越向前;她們的辛勞和付出、奉獻和犧牲,感動著無數的人們,也為自己的節日增添了動人的光彩!這種行動和精神,不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完美傳承嗎!
我們作為民建會員,作為新時代的女性,要以民建中央副主席秦博勇為榜樣,不僅能平衡家庭和事業的關系,還要把民建人優秀的優良作風傳承下去。記得那年參加民建河北省委慶祝民建成立70周年演講比賽時,秦博勇親切地給我們致辭,本來緊張到忘詞的我一下子放松了,比賽結束后還跟我們一一握手并合影,鼓勵我們繼續加油,那種女性的柔美和領導的干練完美的融合令我畢生難忘!
當然,民建邢臺市委也不乏這種內外兼優的女性,像焦文慧主委,為了“民見之家”的發展壯大出謀劃策、費盡心力,還經常走訪山村,聽民聲、察民情,建真言;還有饒曉紅,作為華鑫食品公司的老總,敢于創新,利用科研團隊和先進的生產設備生產出適合不同消費層所需的面包產品,過三八節請民建的女同胞過去品鑒新產品,并免費提供活動場地,還給每個人發了暖心的伴手禮……她們既溫柔甜美又豁達敞亮,展現了新時代女性的魅力,更體現了民建大家庭的家風,是民建女會員的驕傲,也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無論是中華民族還是西方國家,重視家風家訓對其宗族不斷壯大、持久不衰都發揮了關鍵作用!因為外在的環境總是多變,只有從我們內在去尋找,才能夠知道說,有錢也好、沒錢也好;順境也好、逆境也罷,我都能夠安之若素,我都能夠開心。祝愿天下的女同胞都能擁有一顆平和喜樂的心,用孔老夫子的話說就是“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一個聰明的人,一個有能力的人,他能夠很好地利用這份仁德,去做更多的事情。所以把知者和仁者結合在一起,這個人內在能夠安詳,外在又能夠做事,這才是我們的理想人格,才是我們新時代女性應該具備的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