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李夢穎)“我生于農村,長于農村,隨著考上大學離開家鄉,在城市定居,長大后每次回到家鄉都感覺小時候的記憶在慢慢遠去!”2月18日,省政協委員李建軍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表示。
帶著對家鄉鄉土人情的眷戀,懷著盡職履責的初心,李建軍經過實地走訪調研提出,在農村建立包括村史館、文創館在內的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隨著‘十三五’的圓滿收官,農村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文化生活卻沒有能夠跟上,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傳統習俗無人問津。”
針對這些現狀,李建軍建議,在農村建立村史館和文創館,讓村民知曉自己家鄉的發展史,調動村民富而思進的積極性。通過對村莊歷史變化的認知,讓年輕一代人增強認同感和使命感,為建設家鄉做出貢獻。
如果說村史館代表著過去,文創館則展示著未來。鄉村振興,不只是建設風光秀美鄉村、縮小城鄉差異,還包括涵養優良風尚、提升文化內涵。各個鄉村地區要注重地域差異性,發掘自身的特點及優勢,塑造地域活動IP形象,構建符合當地發展的特色品牌。
“建議引導各地搭建文化鄉村振興平臺,聚合文史專家、專業性志愿者等各種社會資源,對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日常工作形成常態化輔導。”李建軍表示,通過文旅切入、產業帶動、文化激活、教育幫扶等手段,在保護村莊文化及傳統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激活鄉村內生動力,幫扶鄉村建立長效發展機制,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不僅是經濟的振興和物質的豐富,更是鄉村傳統文化的發掘、繼承和發揚。留住鄉愁,就是留住我們最寶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