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臘月,年關將至,部隊過大年的年貨,還尚未備齊。怎么辦?
這時,抗日英雄節振國派出的偵察員,回來匯報得知:豐潤縣(現稱唐山市高新開發區)新城子侵華日軍據點,只剩下十幾個敵人留守過年,其余的敵人都調回到唐山市里去了。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節振國為了出其不備,全殲新城子據點守敵,減少我們不必要傷亡。于是,節大隊長利用日寇喜歡“花姑娘”的心理,制定了一個入敵老窩,智殲敵人,奪槍、獲取年貨的作戰方案。
這天上午,在唐(山)豐(潤)土馬路上,從北向南出現了一支兩輛馬車,由九人組成的送親隊伍,直奔新城子而來。頭一輛帶蓬子,馬車前后有四個人。節振國打扮成趕車的把式模樣,褲腰里別著兩支手槍和兩顆手榴彈,身體跨坐在左側車轅上,左手不停地晃動著、趕車的紅纓鞭子,嘴里“駕!”“嘟!”“馭!”“我!”地喊個不停。看他那趕車閑熟的樣子,倒真像個趕車的能手“把式”哩!節振國的把兄弟,人稱“小白臉兒”的分隊長紀振生(豐潤城北關人),裝扮成“新娘子”,穩穩地坐在車內。他身著一身嶄新,綠底紅花的褲褂;頭上梳著纂、插著花兒;嘴唇涂滿口紅;右手無名指上,戴著閃光的金鎦子;一只手拿著紅布包兒,放在大腿根部,另一只手伸進紅布包內,攥著一顆手榴彈。他的旁邊,還坐著一位由小八路軍打扮成的,送親的“童女”。車內,為新娘子陪嫁的麻花新被褥的下面,蓋著一挺輕型機關槍。車的后邊兒,跟著一位步行的“童男”。第二輛馬車沒有蓬子,趕車的是另一位分隊長張惠林。車廂內,還坐著“二男二女”送親的“新親”。這陣勢,不明真相的人一看,還真以為這群人,是真的“送閨女出閣”,去成親辦喜事兒的哩。
當“送親”的馬車,快到新城子據點——敵人炮樓時,早就伸著王八脖子,等待著看熱鬧的日本鬼子兵,早已迫不及待地蹓下炮樓,邊跑邊喊著“花姑娘”、“花姑娘”……急奔送親隊伍而來。據點內其他的鬼子和偽軍,一聽說有“花姑娘”,也都忘了姓啥,爭先恐后地竄了出來,唯恐晚一步,會鬧不著“好事”似的。
這時,正巧兩輛馬車一前一后,都停在了據點的柵欄門口。只見節振國低著頭、貓著腰,好像在擺弄著牲口套。其實,節振國正側著頭,用眼睛的余光,盯著敵人的一舉一動,等待著突然下手的最佳時機。
不一會兒,節振國見敵人,一個不少地都出了窩,還有個鬼子跑到“花車旁”,口喊著“花姑娘”,掀開布簾欲“挑逗”時,節振國突然咳嗽一聲,同時給戰友們使了個“下手”動作。剎那間,節振國等人麻利地拔出搶,利用手中得心應手武器,朝日偽軍,“呯、呯、呯”,“噠、噠、噠”地狠狠打、猛砸下去。槍聲一響,喪失警惕的敵人想抵抗也來不及了。眨眼功夫,新城子日寇據點,就被節振國的游擊隊攻下,把這個炮摟的敵人,全部打發回老家,找閻王爺報到去咧。
節振國見十幾個日偽軍全部被殲,便迅速下令,將馬車趕進據點,將敵人的槍支彈藥和過大年的年貨,一并裝到車廂內。然后,他們點燃了炮摟,勝利返回,朝陡河北岸的解放區而去……
等駐守在唐山、豐潤、任各莊等處的日偽軍趕到時,新城子據點已成廢墟。而節振國的抗日隊伍早已安全轉移,到解放區準備過大年去了。